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走近好医生
“当医生是我终身最无悔的选择。坦率地讲,我很爱医学,很爱医生这个职业,也很爱我的病人。心中有爱,可以让学医之路矢志不渝,越走越远。”接下来小六将为大家介绍这位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长春市三届人大代表、曾被评定为吉林省第一批创新拔尖人才的刘丹薇医生,跟着小六走进这位呼吸科医师的内心世界吧!
刘丹薇 主任医师
上海医大医院-呼吸内科
擅长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栓塞、肺血管性疾病、肺部肿瘤、不明原因的肺部结节、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各种感染疾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诊疗手段。
刘丹薇,呼吸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部,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1988-1989年,曾于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鼓楼医院参加全国第十期肺科研修班学习;1992-1994年,曾参加吉林省学科带头人研修班,脱产学习二年。曾任吉林省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大科主任,分院业务副院长。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长春市三届人大代表,曾被评定为吉林省第一批创新拔尖人才,吉林省呼吸学科带头人。从业4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呼吸专业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发热性疾病及重症感染、呼吸衰竭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走进明亮宽敞的会议室,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袭白衣的刘丹薇医生。彼时她刚结束一名患者的会诊,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与了我们的采访。许是打理方便,她剪了干净利落的短发,显得气质干练,但从她亲切的言语和神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她极强的亲和力。她热切地招呼来访者,于是上海医大会议室的一隅,刘丹薇医生敞开心扉,和我们细谈她这些年的从医经历。
01.始于偶然,终于永久
“我成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其实很偶然。”
80 年代,心血管内科是一个热门的学科,许多学生都想分配到心血管内科。与热门的心血管内科相对的,是冷门的呼吸科。当时,与呼吸相关的疾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非常高,不仅病人多,病情还严重,治疗的过程繁琐而复杂,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麻烦的差事儿。
大内分科的时候,刘丹薇当时正好休产假在家中,错过了分科。等到她休假回来,其他热门的科室早已被抢占,只剩下人数较少的呼吸科还有名额。因为这么一个偶然的际遇,刘丹薇开启了和呼吸科的缘分之旅。“我从1982 年到现在,40 年,一直都在呼吸科。”
在当时大部分人看来冷门的、吃力不讨好的科室,刘丹薇一干就是40年。40年,几乎就是一个人的半辈子。谈及这40年的从医经历,刘丹薇对自己吃过的苦头和经历过的困难轻描淡写,但一聊到呼吸科,她的眼神仿佛就流露出年轻时的光彩:“我觉得我对呼吸科真的是越干越喜欢。”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刘丹蓉能够不断的探索到学科的乐趣:“新冠就是我们呼吸科的疾病,时代在发展、社会自然环境在变化,新发的病症自然也不断涌现,在呼吸科这个领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见过的病患越多,习得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够感到这个领域的奥妙之处。”
02.心中有爱,矢志不渝
“我觉得医学是最能体现人心之爱的一门科学。如果一个人要通过自己终身的职业去表达爱,那么当医生就是一个最佳的梦想和最无悔的选择。坦率地讲,我很爱医学,很爱医生这个职业,也很爱我的病人。”刘丹薇发自内心的说道。“特别是当病人被成功救治,疗效显著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升起一种成就感。所以这既是我当医生的初衷,也是我终身无悔的选择。我觉得心中有爱,可以让学医之路矢志不渝,一直走下去,越走越远。”
除了对医学的热爱,医生的肩膀上还有责任。医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不管对病人,还是对国家,医生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在一些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我觉得我们呼吸科的医生更应该首当其冲。”责任一词深深的烙印在刘丹薇的心中,但在她的眼里,医生肩膀上的责任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鞭策和动力。尽管责任重大,但当病危的病人被成功救治,当生命的长度在医生的手中延续,当病人的赞美,同行、领导的鼓励萦绕耳侧之时,责任就变成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责任越大我的责任感就越强,我热爱这个行业,从前是,现在也是,未来也一如既往,我想在呼吸科一直干下去。”
03.拨开迷雾,见之真相
每位医生在从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对于刘丹薇来说,解决疑难杂症是一个拨开迷雾,见之真相的过程。
在呼吸科工作的40 年间,刘丹薇碰到的疑难杂症碰到的很多。比如说来了一个发热的病人,病人持续高热,病情不断恶化,但病因却模糊不清。“有时候真的觉得这些病症很棘手,就像眼前有一层迷雾。你要把迷雾拨开,才会露出疾病本身的面目。”看到疾病的真面目后,医生就有了诊断的方向,后续的治疗便是水到渠成。因此刘丹薇认为,当一个好的医生,不能仅仅只看辅助检查的材料,比如说化验结果。一定要把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实际症状相结合,找到真正的病因和解决病人疾病最好的办法。
医生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上得到自我提升和成长。刘丹薇每年都会参加呼吸科的年会,日常的讲座只要有机会她也会积极参与。但学习毕竟是理论上的知识,对于刘丹薇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临床实践,40多年来,她一直没离开临床。从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到主任医师,她一直都在临床当中,接触了大量的临床病例。“接触病例会给你增加很多临床经验,让自己不断地提升和进步。临床见到的病例越多,摸索的越多,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的意愿就会更强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越多,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名合格的医生就逐渐成长起来了。
A:秋冬季节由于天气转凉、气温下降,感冒的发生随之增加,如何预防感冒的发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随着季节的变化要随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2、经常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建议每天要保证两次开窗通风,保证空气循环和空气新鲜,可以避免病毒和细菌感染。
3、适当增加室外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对预防感冒有很大益处,但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喝温开水)并要注意不可着凉。
4、保证充足睡眠,如果睡眼不足也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养精蓄锐,提升免疫力。
5、少去或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经常佩戴口罩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
6、经常洗手,注意手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多吃水果、蔬案,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 C可以预防感冒,在感冒的多发季节也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等。
A:这种情况一般考虑急性支气管炎,首先要进行一个抗感染的治疗,服药三天后,再进行复查。平时饮食规律,不要吃辛辣,切忌吃太饱。如果胃酸太多,晚上睡觉的时候枕头稍微垫高些,这样可以防止胃液反流到食道。
A:很多人在体检中查出肺部小结节比较担心,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一步鉴别肺部小结节的大小、性质、形态、发病原因等因素。
2、大部分肺部小结节是良性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恶性的,有很多磨玻璃结节是炎性病变,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经过正规治疗,炎症性结节是可以吸收的。
3、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治疗主要根据其良恶性及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强调个体化治疗。
4、有很多肺结节需要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才能确定其病变的性质,比如医生可能要求你三个月、六个月或一年后复查。
5、对于恶性的肺结节的治疗应积极采取手术切除,同时还要根据其病理结果进行放疗或化疗。
如果大家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栓塞、肺血管性疾病、肺部肿瘤、不明原因的肺部结节、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各类呼吸疾病的治疗需求,可以来上海医大医院找刘丹薇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