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汇聚京津沪神经外科学术传承、特区神经外科勇攀高峰
【——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长之路】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领域的皇冠,中枢神经系统因为结构和功能复杂,手术治疗难度极大,手术风险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对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要求高,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神经外科对于学科整体实力、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等均具有极高的要求。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前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1986年创建的的“深圳市神经内外科疾病诊疗中心”。1991年又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专家团队合作三年,共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由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汇聚北京、上海顶级神经外科的学术理念和文化传承,为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中国神经外科发源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永中教授引进加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更加传承专注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神经外科风范。2015年通过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天坛医院再次牵手建立北京天坛医院深圳脑科中心,2015年再次通过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世界神经外科发源地加拿大McGill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医院(MNI/MNH/McGill)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合作共建McGill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医院深圳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学科历经3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神经外科,排名深圳第一、华南前列、全国百强学科。学科相继也晋升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领先学科、品牌学科。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吸引无数患者走进医院,享受医疗带来的健康。学科也是深圳市唯一的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的综合性医教研一体化的现代化神经外科中心。
神经外科介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室历经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床位135张,设立 5个病区单元(神经外科肿瘤病区、胶质瘤病房,神经外科血管病区,功能神经病区,神经重症与创伤病区),成熟亚专业组12个,是深圳市唯一的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的综合性医教研一体化的现代化神经外科中心。
科室拥有专科一体化神经内镜手术室、DSA复合手术室和抗静电神经功能手术室,配置ROSA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高端手术显微镜4台、超高清神经内镜4台、超声吸引2台、等离子刀、接触式激光、神经导航2台、移动CT、术中DSA、双平板DSA造影机、术中B超、术中唤醒设备、术中电生理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并建立了设备器械完善的神经内镜与显微解剖实验室。
神经外科诊疗范围
常规开展颅底肿瘤、垂体瘤、脑膜瘤、脑胶质瘤、听神经瘤、脑干病变、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积水、颅神经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疼痛、脊髓脊柱病变、重型颅脑创伤等专科疾病的诊疗,长期开设复杂疑难疾病专科MDT门诊,目前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手术量3000余台次,门诊量超过20000人次。
神经外科发展历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起源于1986年北京天坛医院在医院建立的【深圳市神经内外科疾病诊疗中心】,首任主任为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王忠诚院士”,自创科后即在深圳率先开展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工作,1986年12月完成深圳首例癫痫患者大脑半球切除术,至今该手术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991年由上海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团队共建神经外科,历经三年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基础,继后学科在历任主任陈耕野、高永中、李维平、黄国栋教授的带领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奋斗、继续传承发展。
1992年,深圳神经内外科诊疗中心分为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正式成立】。
2006年底,神经外科分为神外一区及神外二区。
2009年神经外科经国家卫生部内镜考评委员会评审,被遴选为【第一批国家卫生部神经内镜技术培训基地】。已连续举办十届深圳神经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及八届神经内镜手术入路解剖高级培训班,培训全国神经外科骨干医生近300名。
2010年,开始采用【神经内镜技术】在广东省率先完成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侵袭性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等手术。
2013年,成立全国最早的【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之一】。
2014年12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批准成立唯一的【深圳市神经外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5年2月,新外科楼启用,神经外科分为四个病区:神经肿瘤病区、神外血管病区、功能神经病区、神经重症监护室。
2016年1月25日功能神经病区蔡晓东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世界第七例脑起搏器手术治疗“音乐家手”。
2016年3月4日功能神经病区完成华南【首例(全世界不足40例报道)脑起搏器手术治疗亨廷顿病(舞蹈症)】。
2016年12月9日完成华南【首例同期DBS治疗特发性震颤合并帕金森病】。
2018年9月,依托医院获得广东省脑血管转化医学创新平台的项目立项,是【深圳市脑血管病领域首个省级转化医学平台】。
2018年3月,神经外科牵头成立【跨省市区域深圳神经外科专科联盟】,专科联盟成员包括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湖南省、四川省35家医院,大部分建立互联互通的学术交流平台。
2021年11月,科室被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目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室是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领先学科、品牌学科。学科具有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广东省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单位、深圳市神经外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脑损伤与修复医学工程中心和深圳市脑血管疾病救治和质量控制中心等教学、科研、质控平台。设立有北京天坛医院深圳脑胶质瘤中心、南方脑胶质瘤中心深圳中心、中国帕金森大学深圳分校、华南帕金森及相关疾病诊疗中心、深圳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深圳脑转移瘤诊疗中心、深圳颅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深圳可逆性痴呆与常压脑积水诊疗中心、上海颅脑创伤研究所深圳分中心。2015年依托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分别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医院(MNI/MNH/McGill )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北京天坛医院-深圳脑科中心及 “深圳中加功能性脑疾病中心”。学科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神经外科,专科排名深圳第一、华南前列、全国百强。
专病门诊介绍
【神经外科肿瘤病区】
目前开放病床50张,医护人员共有37名,其中正高级职称5名,副高3名,博士5人,硕士8人。学科发展方向以神经肿瘤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为重点,已设立胶质瘤病房、垂体瘤专业组、内镜与鞍区病变专业组、颅底肿瘤专业组、脑转移瘤专业组,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卫健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深圳),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深圳),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单位及全国最早成立的多学科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之一,以及南方胶质瘤中心深圳中心,深圳市胶质瘤协作组牵头单位。
每年举办神经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和全国神经内镜手术入路解剖及手术演示高级培训班,深圳市级肿瘤会议及神经肿瘤新进展学习班,定期举行深圳市神经内镜与微侵袭神经外科沙龙、胶质瘤多学科诊疗沙龙等学术活动。年门诊量达4000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年手术量700余台次。下设5个亚专业组。
【内镜及鞍区病变专业组】
2009年,内镜及鞍区病变专业组被评审为华南唯一的卫生部神经内镜技术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常年举办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神经内镜手术解剖培训班及国家、省市级内镜技术继教项目,在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内镜及鞍区病变专业组拥有全国一流的神经内镜一体化手术室和先进手术设备。率先在华南地区系统广泛的开展“神经内镜经鼻颅底手术”,如侵袭性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斜坡肿瘤及侧颅底肿瘤、复杂脑脊液鼻漏等高难度手术。常规进行神经内镜经颅手术治疗颅内肿瘤、脑室内病变、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囊肿、微血管减压等疾病,年垂体瘤及神经内镜手术300余台。
【颅底外科专业组】
已能常规开展脑干、岩斜区、听神经瘤、颅内外沟通等所有【颅底外科手术】,近年来尤其在岩斜区及听神经瘤手术方面有重大突破进展,颞下直切口切除岩斜区肿瘤、包膜内切除听神经瘤,术后患者颅神经功能保护明显提高,效果良好。
【胶质瘤专业组(病房)】
胶质瘤专业组于2013年设立,2018年正式成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病房,是目前深圳市唯一开展I-III期胶质瘤药物及设备临床试验的单位。
常规开展岛叶、丘脑、脑干等高难度的【肿瘤切除手术】,唤醒麻醉和全程清醒麻醉技术成熟,并且可以独立开展分子病理检测工作。中心整合神经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肿瘤科、生物治疗科等多学科力量,针对胶质瘤患者进行综合性诊断并提供个体化的多学科诊疗服务。是深圳市内具备最全面治疗方案的胶质瘤学科,能为患者提供手术,术后精准诊断,以及各种综合治疗方案。
【垂体瘤专业组】
神经外科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于2013年建立,是深圳市最早成立的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高效开展垂体瘤的规范化诊疗研究。
目前已完成各类垂体瘤手术1000余例,手术量居广东省前三名。并致力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创新与推广工作,举办了八届深圳垂体疾病高峰论坛,是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单位,垂体瘤的诊疗已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疑难垂体瘤及鞍区疾病多学科协作(MDT)门诊。
【脑转移瘤专业组】
是深圳市唯一的综合性脑转移瘤诊疗中心,也是广东省较早成立的由多个相关学科一起为脑转移瘤提供全面、综合和个体化诊疗的中心,是中国脑转移瘤协作组委员单位。
中心于2018年成立,在李维平教授和黄国栋教授的领导下,目前由神经外科,神经病理、神经影像、神经肿瘤放疗、肿瘤科、神经心理和认知等多个相关科室(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的专家和医生团队组成,同时成立了多学科和远程会诊中心,会诊中心团队包括天坛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的专家和教授。患者在深圳市内即可享受国内一流的脑转移瘤诊疗技术。作为深圳市唯一能进行临床试验的脑转移瘤中心,积极开展了多项针对脑转移瘤的新药临床试验,为濒临绝境的脑转移瘤患者提供一线希望。
【神经外科血管病区】
目前神经外科血管病区开放病床35张,医护人员共有2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4名,博士3人,硕士5人。依托深圳市唯一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病区开展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闭环治疗工作,全面开展脑卒中筛查,急性脑卒中救治,脑血管病介入与手术诊疗等。是深圳市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科室目前常规开展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及脑血管畸形的手术切除等复杂手术不论在质还是量上均处深圳市领先地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颈动脉狭窄的经典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数量及质量在省内第一,国内领先。依托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与质量控制中心,对深圳市脑卒中救治进行质控工作。年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年住院病人1200余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000台次。内设2个亚专业组。
【脑血管病专业一组(出血性疾病为主)】
目前能够完成脑血管病疑难、复杂病例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常规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颅内动脉瘤栓塞,脑血管畸形切除,脑血管畸形栓塞,颈动脉内膜剥脱,颅内外动脉搭桥,颅内外动脉狭窄及闭塞重建等手术。在深圳市率先开展密网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经静脉入路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脑血管病专业二组(神经介入及缺血性疾病为主)】
依托深圳市唯一的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在深圳市开展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工作,10年时间已建立40000余人筛查数据库,高危对象进行干预率达到100%,在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名列前茅。
参与建立全国首张卒中地图,目前地图已发布第二版,并在国内160余城市推广,参与中国卒中急救地图专家共识制定,并参与制定卒中急救地图建设规范深圳地方标准,显著提高卒中救治成功率。专业组全面开展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近5年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手术数量及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每年百例以上,并率先在深圳开展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同时开展复合手术,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和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等,常规开展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术,今年起与影像科神经专业组开展多学科合作,利用AI智能平台,开展超时间窗卒中病人救治工作。在卒中病人管理上,利用脑卒中筛查门诊实现病人有序化随访及管理。
【功能神经病区】
目前功能神经病区开放病床32张,癫痫门诊监测床4张,医护人员共有26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2名,博士2人,硕士7人。功能神经科以神经调控技术、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为科室的核心医疗技术,为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疼痛、精神病等功能性脑疾病、脊髓脊柱疾病及其他需要定向微创技术治疗的脑神经疾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与英国牛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圣文森特医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临床科研合作。
功能神经病区与世界著名的脑神经科学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医院(MNI/H)联合创建“深圳中加功能性脑疾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全市唯一参照MNI模式,以多学科协作、临床与研究紧密结合及O2O(互联网+)的全新模式建立的,集医疗、教学、培训、研究的为一体的医疗单位。
以神经调控技术为核心发展亚专业和开展脑研究。临床诊治疾病包括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脊髓脊柱疾病、疼痛、颅神经疾病、精神病、植物人促醒等。在世界首先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脑起搏器”)治疗“音乐家手”和难治性抑郁症;DBS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疾病760多侧,为华南最多;ROSA机器人手术、全麻唤醒脑深部微电极监测、脊髓脊柱的微创手术、癫痫术前心理评估体系、中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精神外科、帕金森病的大数据服务体系等居于全国领先和先进水平。
【运动障碍疾病专业组】
科室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的诊疗水平位居华南前列、国际先进,DBS(脑深部电刺激术)质和量位居华南第一,全国前十。
是华南地区首先开展ROSA机器人引导下的DBS手术,同时完成了DBS治疗音乐家手等世界级手术。与加拿大MNI、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山大学等广泛开展科研合作。DBS治疗各种类型的运动障碍症、帕金森病的大数据管理和穿戴设备、DBS涉及的人机结合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疼痛及颅神经疾病专业组】
深圳市疼痛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副主任所在单位,深圳市唯一中国颅神经疾患协作组常委单位,开展了全国首例ROSA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手术(PBC)、全国首例短时程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第三支)等国际先进技术,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难治性疼痛的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联合内镜专业组开展内镜辅助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脊髓脊柱专业组】
率先在深圳市成立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亚专业组,形成一个由神经外科医师、电生理医师、影像科、病理科、肿瘤科、康复科、高压氧等科室合作组成脊髓脊柱疾病MDT专业团队。
目前神经脊髓脊柱疾病诊疗水平居深圳市领先,专病门诊量、收治病人数量、手术量、三四级疑难手术占比、手术效果等均居深圳市第一。除了传统的脊髓脊柱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之外,采用显微技术结合微创通道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神经脊柱内镜(孔镜)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神经精准导航技术、术中黄荧光等技术,以全新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各种脊髓脊柱精准微创手术,包括: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及椎管内外沟通、椎旁、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显微外科切除和脊柱内固定手术;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切除及颅颈交界关节稳固手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退行性病变微创手术;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症、寰枕畸形显微外科和内固定手术;脊髓血管畸形、动静脉瘘显微外科手术;脊髓脊柱损伤、感染、脊髓炎的显微手术等。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开展,注重脊髓神经功能保护和恢复,兼顾脊柱稳定性,显著的提高了显微手术精准率和手术疗效,治疗效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癫痫专业组】
癫痫中心开放床位15张,是目前深圳市唯一的成人癫痫中心,配备美国尼高力和澳大利亚Neuroscan最新式的256导、128导、64导、32导视频脑电监测系统15套,2台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立体定向头架, ROSA立体定向机器人。可进行长程视频头皮脑电监测、脑深部电极、硬脑膜下电极等颅内电极皮层脑电图监测研究。
癫痫中心设有癫痫内科、癫痫外科、小儿神经内科、脑电图、神经影像、神经病理等多学科专业技术队伍。贯彻落实“先行先试”,建立了全国首个跨院际儿童-成人专业“一体化”的癫痫中心,探索区域性癫痫中心建设新模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探索癫痫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开展癫痫多学科讨论。
团队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等多个相关专业专家组成,旨在为诊断疑难,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患者提供更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2019年3月20日进行了国内第一例eSAM测试,已完成各类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手术100余例,癫痫中心的诊疗已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神经重症及创伤病区】
神经重症与创伤病区依托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区,开放床位16张。神经重症病区是深圳市最早及目前唯一独立建制的神经专科重症病区,是深圳市颅脑创伤论坛的发起单位,迄今已举办15届。每年举办深圳神经重症论坛和重症肠内营养沙龙,积极推动神经重症亚专业在省内及市内的发展。
病区医护人员骨干均从国内外先进的神经专科单位学习,业务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及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2019年9月成立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深圳分中心及深圳神经重症与颅脑创伤中心,聘请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江基尧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在江教授指导下开展临床与研究工作。亚专业团队以“一流的硬件、一流的医疗服务”保障各位市民的就医需求,未来将向华南地区一流中心全力迈进。
名家亲诊 专家立院
科室现有医生45名,护理人员84名,专职科研人员27名,技师4名。其中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深圳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深圳高层次人才15人;高级职称29人,博士和博士后35人。目前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手术量3000余台次,门诊量超过20000人次。已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强、服务好的神经外科专业团队。近五年科室获得各级课题5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发表SCI论文72篇,影响因子(IF)400.083。是排名深圳第一、华南前列、全国百强的神经外科,2021年全国科技量值专科排名32名。
主推专家-张秋生
张秋生
主任医师
✦擅长
脊髓肿瘤、椎管内肿瘤、椎管内外肿瘤、枕颈交界区复杂肿瘤、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椎管内血管畸形、脊髓动静脉瘘、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骶管囊肿、脊髓栓系、颅底凹陷症、寰枢椎骨折、胸腰椎骨折等疾病诊疗。每年主刀完成约200多台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高达90%,显微微创技术突出,手术效果满意。
主推专家-张猛
张猛
主任医师
✦擅长
脑出血,中风,脑梗,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
主推专家-伍健明
伍健明
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闭塞搭桥术、脑血管狭窄的植入支架、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脱术(cea)、支架植入术(cas)。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CCF等)的介入手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和脊髓肿瘤、脊髓的病变治疗。主持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项。
主推专家-蔡晓东
蔡晓东
主任医师
✦擅长
帕金森病、书写痉挛症、痉挛性斜颈、全身扭转性痉挛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内科治疗及多种方式的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等各种类型疼痛的手术治疗;癫痫的手术治疗;难治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综合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血管减压术(MVD);脊髓脊柱的微创手术治疗;精神病(严重抑郁症、强迫症等)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脑深部电剌激术(DBS术、脑起搏器手术)。
主推专家-黄贤健
黄贤健
主任医师
✦擅长
重型神经创伤救治,重症颅内感染及各种神经危重症围手术期管理,各类型脑积水,颅脑创伤各类后遗症(颅骨缺损),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脊液漏。
主推专家-宫崧峰
宫崧峰
主任医师
✦擅长
脑血管病显微手术及微创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尤其是小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及介入微创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狭窄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外科治疗,血管内支架治疗等)烟雾病血管搭桥手术治疗;椎管内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主推专家-张豆豆
张豆豆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咬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脑深部电刺激术(脑起搏器手术)、脑深部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采用脊髓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骶神经电刺激、运动皮层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或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吗啡泵)等先进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全身慢性顽固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性疼痛、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脊髓或臂丛损伤后疼痛、幻/残肢痛、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腰背部术后疼痛、会阴痛、丛集性头痛等);X线或超声引导下精准微创神经阻滞及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肩痛、肋间神经痛、腰腿痛;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囊性颅咽管瘤立体定向手术等。
主推专家-陈凡帆
陈凡帆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脑胶质瘤的整合手术技术治疗,复发疑难胶质瘤治疗。以及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的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
主推专家-姚晨
姚晨
主治医师
✦擅长
诊治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梅杰综合征、抽动症、舌咽或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疼痛、难治性抑郁症和强迫症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
主推专家-陈垒
陈垒
主治医师
✦擅长
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脑积水的手术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