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目前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类健康的“无声凶煞”。我国呈北高南低的特点,北方脑血管病患病率比南方高11~1 4倍,城市高于农村,男性略高于女性。现在到了早春时节,是脑血管病高峰期开始到来的时候,脑血管病多数可防可治,重在预防。
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何毅,从医十余年,对神经外科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从业过程中,他坚守誓言,敬畏生命,一言一行,医德医心。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大动脉堵塞急性取栓再通,脊髓血管畸形,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高血压脑出血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狭窄,烟雾病,急性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对神经外科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神经外科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神经外科的从医路
医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家人与疾病是大多数人的软肋,也是许多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初心。经历带来的情感牵挂历久弥新,也成为了很多人立志从医的力量。
初见何毅,神经外科医生特有严谨细致的气质扑面而来,浅浅聊下来,我们发现家人是启蒙他医路人生的灯塔。
何毅的外公外婆都是医生,兢兢业业从医几十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碌,何毅经常都跑去外公外婆的工作单位呆着。受家人的职业影响,小小的何毅就对医生这个职业耳濡目染。
“提起医院,不少人会心生恐惧。而我从小就对医院和医生有着特别的亲切感。在我眼里,医务工作者是非常神圣的,因为他们帮助病人远离或者减缓病痛。被病痛折磨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医学恰恰是减轻或远离的一个方式,每天目睹着外公外婆救死扶伤,也想着日后有一天,我也可以用我的双手点燃他人生命之火”。
医学院的生活分外充实,一转眼几年就过去了。在轮转的时候,何毅轮转到神经外科,也正是这次轮转,遇到了让他坚定行业方向的导师——高永中教授。
“非常幸运,天津总院来的高教授让我倍感亲切,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家长。他的勤勉和严谨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从医生涯。不管是在医学上还是医德上,他的为人处世、技术方式等等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我特别钦佩他身上那种朴实、踏实的风格,潜移默化之间,我也把他视为自己的榜样,选择了神经外科。”
就这样,何毅怀着一颗平常心踏上神经外科的从医路,一往无前,就像帆找到风向,年轻的医者背上行囊,踏向从医之路,一干就是10余年,面对生命交予的重担,也面对着医者的担当。
这10余年来,他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攻坚克难,挑战一个又一个医疗技术高地;面对病人,他时时怀有一颗爱心,为病人着想。
凭借对神经外科的不懈钻研,他对神经外科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对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大动脉堵塞急性取栓再通,脊髓血管畸形,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高血压脑出血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狭窄,烟雾病,急性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的手术及介入治疗。
二、勤能补拙
作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何毅也带领过许多医学生,对于晚辈,他坦言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医学的核心价值是雷霆救兵,背人渡河。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急诊、重症都非常多,医生必须随时待命,节假日无休,和时间赛跑是医生的常态。有时候需要不吃不喝长时间做手术,对体力的要求也特别高。面对紧急情况时,提前10分钟手术和晚10分钟手术,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因此,他深深地认为,想要在医学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一定离不开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他来说,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是这样教给晚辈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控制基础性疾病很重要
众所周知,中国是脑血管病大国,近年来一直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仅次于癌症。脑血管病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为脑中风,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发,脑血管病日益增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对于脑血管疾病,何毅表示:“脑血管病诱因多,控制好基础病是关键。”
临床医学研究指出,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常有“三高”的基础疾病。除去不可干预的年龄、性别、种族与家族遗传性这类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这类基础性疾病。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何毅建议患者积极预防、配合治疗,把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四、开颅和介入微创手术
医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为了切实从患者的角度着想,传统的开刀、大创伤的手术治疗,除非迫不得已,使用得越来越少。相比之下,新兴的医疗手法不开刀、精准性更高的介入治疗和微创治疗,就像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
但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不可能让普通人像医生一样完全冷静、理性地看待一项医疗措施。于是,对医学毫不了解的患者,在面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方式时,总是一脸疑惑,到底是开颅还是介入微创手术好?
何毅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不论是哪一种治疗方式,我们的目的都在于解决患者的问题,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对于医生来说,每个病人的病情、年龄、身体基本情况等都有所不同,哪怕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治疗的方法,没有哪个更好的说法,针对不同的病人,都是综合各种利弊后,个体化治疗,从根本上选择对患者合适的治疗措施。”
随着手术安全性的明显提高,以及医生对人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深入,影像设备更新提升,手术器械不断进步,手术的适应证逐渐扩大。过去许多存在于想象中的治疗方法,在今天都成为可能。手术成了我们帮助患者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手术简单或复杂,都是为了使患者获益,要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要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实际上,这正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核心内容: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循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
医海无涯,成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何毅来说,这样的坚持源于一种信念,那就是患者的健康。“医生是一个有深度的职业,每天面对患者,也是社会观察家。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医生,让患者摆脱病痛的困扰是我们的使命。”何毅坚定地说道。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
颅内动静脉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吗 ?
A: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属于胚胎发育时期发生血管异常的病变。患儿脑动静脉畸形多数是从母体带出,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血管异常表现,但随着人体的发育,可能会引起脑组织供血异常,引起脑缺血、脑出血等情况进而产生一些症状,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需要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盐含量过高会导致脑血管病的发作吗?
A:
摄入盐分过多,由于体液浓度增加,导致渗透压过高,就会造成失水,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这就会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其次,高盐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我们的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系统性的疾病,它不仅会影响脑部的血管,也会影响心脏的血管。因此,高盐饮食模式是对健康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应引起注意。
性格和情绪会影响脑血管病的发作吗?
A:
脑血管疾病与情绪有关,情绪激动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病的发作,经过反复研究证实,一切忧愁、愤怒、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和精神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力增大,容易在薄弱处发生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比如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导致患者的细小动脉硬化引起的,当血压升高时患者的血管破裂会形成脑出血。当患者情绪激动,比如暴怒、与其他人争吵、激动时会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很多患者在上述诱因的情况下会发生脑出血。所以,有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平时情绪要保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