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现在的年轻人,耳朵越来越不好了。你是不是也总是听不清别人说的话、耳机音量要开到很大、说话总是不自觉大声、耳朵经常“嗡嗡”响......
别以为这是正常的,其实你的耳朵已经受到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今日主推好医生
张官萍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樊韵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冼志雄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更多耳鼻喉科好医生,请继续阅读文章查看哦~
1
能让耳朵爽翻的“大保健”
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们远离人群、关上房门,拿出那根细而神圣的......挖耳勺,对着耳朵一顿耕耘,每挖出一点,都是一次身心愉悦。
很多人掏耳朵不是因为痒和堵,单纯是——太爽了!
但是!“掏耳朵一时爽,掏完耳朵火葬场”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近年来,因为掏耳朵掏出毛病的人真的不要太多。
也有人觉得,自己掏不行,那去店里让别人掏吧。下面这位哥们的经历,估计会劝退你。
2
天天给耳朵“开派对”
当代年轻人出门三件套:手机、口罩和耳机。
家里、地铁上、图书馆、办公室......戴耳机就像一种会上瘾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不过你有没有发现,用多了耳机,你的耳朵好像越来越不好了?
以iPhone耳机为例,它能达到最大的音量是115-120分贝左右。在这种音量下听歌越久,你离“小聋人”就更近了一步。
而且戴耳机会给细菌创造沼泽一样的栖息地,毕竟你的耳机:
能储存垃圾,还会堵住空气
3
你的耳朵一不小心就“泡澡”
看到一位豆瓣网友分享的脑子耳朵进水后引发的社死现场:
小编真的笑不活了,不过还是想说:耳朵进水不可怕,怕的是水把耳屎给“泡发”了,堵在外耳道里。外耳道如果被水浸泡久了,对耳朵的伤害还是不小的。
4
耳朵不能承受之痛
每次看到下面这类新闻的时候,小编都会被吓到“虎躯一震”:
一些撞击、拍打、拉扯,甚至是吮吸耳朵,都有可能会造成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听力受损。
所以,一定要远离所有能让你耳朵受伤的人事物。
不想让自己的耳朵“受伤”,更不想发生听力下降,变成“小聋人”这种不可逆的事情,那就从现在开始,好好爱护自己的耳朵。这些“爱耳”行动你一定要知道:
日常生活习惯,你需要:
戴耳机遵循60-60的原则,音量不超过60%,每次时间不超过60分钟;
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
没事别乱掏耳朵,你的耳屎正常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来;如果真的被堵住了,需要掏耳,可以选择去医院挂号外耳道冲洗服务;
当然,如果你的耳朵已经出现“毛病”,就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了。
耳朵出现毛病后,你需要:
寻求医生的帮助
有些人可能已经患上中耳炎、霉菌性外耳道炎等疾病,耳朵出现疼痛、瘙痒、流水等症状。
或者出现以下听力受损的表现:
①总是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②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③别人总认为你说话声音变高;④出现耳鸣、耳痛;⑤习惯加大音量。
无论是患上耳疾病还是听力损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的时机,听力将很难恢复。健康160为你推荐深圳地区的名医,他们在治疗耳朵方面的问题经验丰富,可以线上预约挂号,也可以在线咨询~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在明天的晚安心语里,也许就能得到解决方法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