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走近好医生
近年来,神经免疫疾病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各界纷纷加大力度投入神经免疫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在这个领域中,在中国上海,有一位医生以其独特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经验,为神经免疫疾病患者提供了希望,他就是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陈伟民主任,一位专注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免疫疾病治疗的疑难病专家。
上海德济医院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诊治;开展了免疫吸附技术,并熟练用其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危象及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等疾病;对各类脑血管病的治疗,尤其是急性脑梗塞rt-PA静脉溶栓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的机制、诊断与治疗;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免疫吸附技术的应用。
知名神经免疫疾病领域专家
患者陈丽(化名)来自江苏扬州,高考结束因成绩优异被国外名校录取,在父母为她举办的升学宴后,陈丽突然感到恶心、想吐,还打嗝。父母将她送到当地某三甲医院治疗两周不见好转,也查不到病因,最后多方打听找到了陈伟民主任。
陈伟民接诊后,详细询问其症状,经过核磁共振、腰椎穿刺等一系列检查后,终于在陈丽头部、颈椎多个病灶中定位到极后区的病灶——导致消化道不适症状的“罪魁祸首”,并确诊了陈丽患上的是【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视力下降和情绪波动等,病情的判断和实施治疗完全依赖于医生的专业经验。在陈伟民的规范化治疗下,三天后陈丽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五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原本打算放弃学业的她顺利出国深造,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
患者李军(化名)来自江苏张家港,7月的某一天在转动左眼眼球时突然感到剧烈疼痛,一周后,左眼几乎完全失明,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治疗大半个月无果,后转入上海某三甲医院,病情终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这是一种主要影响视神经和脊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和截瘫。不幸的是,之前的治疗导致李军药物性肝损伤,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想要恢复视力已非常困难,医生建议他赶紧去找神经免疫疾病方向的专家陈伟民主任。
陈伟民结合李军的临床表现,并仔细研究了影像检查资料及具体病情后,决定使用免疫吸附治疗,这种谱系某些病例在有的方面类似于多发性硬化,但需要不同的治疗过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经过陈伟民两周的精心治疗,李军的左眼视力从入院时的0.25提升至出院时的0.8,奇迹般地恢复正常了。
【自身免疫性脑炎】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但一般特指抗神经抗体相关的脑炎,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精神错乱、抽搐发癫和昏迷等症状。
有一位来自安徽淮南的患者王硕(化名)某天突然无原因的癫痫病发作并有轻微腹泻,在当地医院作了一系列检查找不出致病原因、治疗上也不见效果,转到上海德济医院后才被陈伟民确诊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此时持续、频繁地病情发作已需要气管切开上呼吸机来维持患者生命了,陈伟民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王硕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给予其特殊治疗,王硕终于慢慢好转,最后拔管、封管,目前已恢复以往的生活及工作了。
“见到病友康复的时刻,就是我最开心和最幸福的时刻!”陈伟民说。患者的信任与支持让陈伟民感动,但他知道这也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不仅仅在临床治疗方面下了大功夫,还积极参与疑难病的科研工作、学术会议,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为中国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陈伟民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周血MOG或AQP4抗体阳性的急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分析》、《滴水不漏——1例反复发作视力下降患者的诊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纳络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等多篇文章。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来自新疆的慧慧(化名)就是这样一位患者,她的病情已经被拖了16年。童年时期的慧慧由于得了这个疑难病,导致走路困难,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她求助当地医生却被告知她的病是运动神经受损,只能缓解,无法彻底治愈。
面对疾病的折磨,慧慧坚强地与绝望、无助对抗着。随着慧慧逐渐长大,四肢的无力症状一直加重,直到她在寻找权威神经治疗专家的路上遇到了陈伟民,她才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病因,经过对症治疗,病情逐步康复了。现在的慧慧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自信。
“患者的口碑就是金杯银杯!”是陈伟民常说的一句话。他不仅仅是患者的医生,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倾听者。陈伟民时刻关注着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他一直有给病人留自己电话和加微信的习惯,非常重视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在陈伟民的帮助下,许多患者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见到病友康复的时刻,就是我最开心和最幸福的时刻!”陈伟民说。
患者的信任与支持让陈伟民感动,但他知道这也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不仅仅在临床治疗方面下了大功夫,还积极参与疑难病的科研工作、学术会议,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为中国疑难病的治疗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伟民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外周血MOG或AQP4抗体阳性的急性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分析》、《滴水不漏——1例反复发作视力下降患者的诊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纳络酮治疗老年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等多篇文章。他的努力得到了专业界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陈伟民还致力于倡导对疑难病的重视和宣传活动;他曾受邀参与上海电视台知名健康栏目《第一诊室》、安徽电视台《医道》栏目担任主讲嘉宾;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撰写了数百篇关于神经免疫病的文章。他希望通过提升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帮助那些患有疑难病的人们获得更多资源和支持。
他还频繁地奔赴安徽、江西等地,深入到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援助活动,为疑难病患者检查病情、协助当地的医院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通过义诊和科普,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了陈伟民医生。他的临床团队为疑难病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从黑龙江、新疆,甚至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每年都有数千名神经免疫疾病患者慕名前来就诊。陈伟民负责的神经免疫疾病床位数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几张床位发展到如今的30张,即使在三甲医院林立的上海,这也是一流的规模。
医者父母心,24载春秋,陈伟民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贡献给了医疗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医生成长为中国神经免疫疾病领域的中流砥柱,他像家人一样守护着每一位患者。他深知神经免疫疾病患者的痛苦和不安,也了解他们的希望和需求。他以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病患第一”的德济价值观,让患者感受到了医学的力量和人间的温情。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疑难病研究的执着追求,点亮了无数疑难危重患者的生命之灯。
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内科为院重点发展学科,也是CSCA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牌的国家级卒中中心。科室由中国神经内科名家、复旦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郝中顺领衔,日本藤田医科大学归国学者、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副主任医师汤建军担任神经内科主任,中国神经免疫疾病专家、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陈伟民担任科室副主任。科室凭借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达到上海市三甲医院专科优秀水平,曾多次获新民晚报、中新网、东方网等媒体报道。科室每年完成超过数百例次免疫吸附治疗,迄今已完成逾千例次治疗。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苏永进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焦睿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健康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