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不仅在于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在于食材的“超乎想象。
铁板猪杂、铁板猪肝、爆炒肥肠、爆炒鸭肠、爆炒鸭肾、爆炒猪肝、爆炒猪肚、卤肥肠、烤肥肠、烤牛舌、涮牛肚、涮脑花……
相信这些和动物内脏有关的食物,光提到这些名字,不少人就口水流下来。
无意间,小编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28岁小伙因为吃动物内脏,得了肝衰竭。
对于动物内脏能不能吃,还有许多负面的看法:“动物内脏污染物含量高”、“动物内脏脂肪、胆固醇高,会长胖、伤血管”……
那么,吃动物内脏到底健不健康?能放心吃吗?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为什么动物内脏,有些人觉得不能吃呢?
从心理角度来说,动物内脏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消化代谢,比如:肝脏是解毒器官、肾脏是排毒器官、肠道是“排污厂”。
吃的饮食、代谢垃圾甚至身体毒素都会流经这些器官,所以有些人心理上接受不了,觉得太脏了吃不得。
最重要的是,动物内脏中比如猪肝、猪肠、猪脑等所含的胆固醇很高。
100克猪肝里,所含的胆固醇有288毫克,是瘦猪肉的3.5倍。
动物内脏的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吃得太多对人体健康也不利, 容易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那么,动物内脏是不是不能吃了呢?
先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市售的动物内脏首先要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合格。
如果其所含的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不符合国家级标准相关要求,是不可以进入市场的。
其次,再从营养健康角度来说,动物内脏的胆固醇的确不低,但也不是不能吃,学会控制量即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已经表明:人体血液中80%的胆固醇源于自身肝脏,只有约20%来源于食材,对人体胆固醇水平影响非常有限。
所以对于胆固醇高的食物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控量得当,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3次,每次50g左右较合适。
“内脏含大量污染物”、“多吃内脏容易中毒”……
多年来,这样的说法屡听不鲜,导致许多人不敢再食用内脏,再加上许多人确实吃动物内脏出了事,让我们总是望而止步。
那么,真的是因为动物内脏有毒不能吃嘛?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上述截图的报道,患者非常喜欢吃爆炒猪肝,有次身体不舒服,查肝功能发现竟然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
那这是因为吃猪肝造成的吗?经过后续进一步检查发现,医生判断患者是因为感染戊肝病毒。
负责治疗的盛吉芳主任介绍,患者的情况,可能是猪肝这个食材受到了戊肝病毒的污染,而爆炒的烹饪方式往往没有把猪肝煮熟煮透,也就没有把病毒杀灭,吃下去就相当于病从口入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发布的治疗案例
动物内脏怎么会感染病毒?
这是因为,内脏就像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它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营养合成器官,同时也是解毒器官,各种毒素都会送到肝脏去处理;
如果动物本身患有疾病,或过量服用药品、饲料中有过多的难分解的环境污染物,这些成分有可能在肝脏中长期积累,人吃下去就被感染了。
除了动物肝脏本身被污染,还有许多特定人群不适合吃动物肝脏。
人体的尿酸是来源于嘌呤,嘌呤多了尿酸自然多,如果多吃动物内脏这些高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可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
如果你体检查出脂肪肝,或者肝硬化等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盲目相信“吃啥补啥”!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1
选用健康、合格的动物内脏
2
清洗内脏有技巧
3
注意做法和吃法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科学出版社,2014.
2、https://www.cdc.gov/diabetes/managing/eat-well/meal-plan-method.html.
3、杨月欣.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4、孟子晖, 刘烽, & 都明君. (2009). 肉类食品中的瘦肉精问题. 大学化学, 24(1), 38-41.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
蔡庆贤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方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