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天气稍微变凉,鼻炎就找上门
粉尘一多,咽炎又来了
抵抗力下降,扁桃体炎又盯上了……
屏幕前的各位,或多或少都被炎症折磨过。可能有的人认为,发炎只是一个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
殊不知,炎症久治不愈,恶化的后果可能无法承担……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大家经常会听到炎症这两个字,但很多人却对它说不出个所以然。
炎症实际上是机体对损伤性因素和致病因子,所产生的一种主动防御反应。
它可以是由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非感染性炎症,不管是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会有炎症的存在。
常见的炎症表现有伤口疼痛、红肿、温度升高,甚至还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等。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炎症因子,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但致炎因子若持续存在,会导致组织的反复损伤,从而发生慢性炎症。
相关部位处于“一直修修补补又无法完全修好”的状态,细胞不断分裂、增殖、衰老……
长此以往,就可能因为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偶尔出现DNA复制错误,增加了产生癌细胞的几率。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约有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便是我们俗称的炎症。
来自权威期刊《Cell》的子刊《Immunity》研究明确指出,慢性炎症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虽然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症都与癌症有关,像关节炎就与癌症无关,但以下这几类炎症已有明确证据显示可发展为癌症:
70%以上的胃癌都与幽门螺杆菌有密切关系。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反复出现炎症,可能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者是萎缩性胃炎,长期的炎症会有癌变的风险。
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
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在不同肠炎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相对来说癌变几率最大,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炎性损伤的累积会使肠道局部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甚至出现异性增生的病理改变,成为癌变的基础。
急性胰腺炎如果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若再发展出胰腺假性囊肿,不及时治疗,极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像对于淋球菌、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一般不会发展成宫颈癌。但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如果不治疗,8-10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想要抵抗炎症,需要从日常生活改变。
都说病从口入,而炎症的发生也与饮食脱不了关系,很多你爱吃的食物都是促炎饮食。
•精制碳水化合物
如白米、馒头、白面包、通心粉、蛋糕、饼干等,进食后血糖很快升高,高血糖易促进氧化应激,同时促发胰岛素、肾上腺素释放,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增多。
•加工肉类
常吃的加工肉类,如烟熏肉、烤肉、火腿、香肠、培根等,其中所含的多环芳烃、杂环胺类等,会提高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产生炎症反应。
•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会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腊肉和咸菜等,都会对器官造成损害。
•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很多零食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零食配料表中的“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些通常都是反式脂肪酸的代名词。
•酒精
饮酒过多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以上这些促炎食物建议少吃,如果能抵挡得了诱惑,最好就直接拒绝。
2020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涉及21万参试者且追踪调查长达32年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的健康状况与体内炎症状态有关,而食物可以加剧或改善体内炎症状态。
结果发现,食用红肉、高脂、高糖、高油等促炎食物,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高38%,冠心病风险高46%,卒中风险高28%。
而摄入绿叶蔬菜等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则能改善心血管炎症状态。
下面这份抗炎食物清单,可以好好收藏一下。
•全谷物食物
如小米、玉米、荞麦、高粱、小麦、燕麦,蕴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改善肠道上皮组织增生,有助于降低某些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蔬菜水果
深色的果蔬含有更多的胡萝卜素、花青素、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
蔬菜可以选择芹菜、荠菜、紫甘蓝等。水果可优先选择草莓、樱桃、桃、橘子、柚子、苹果、猕猴桃等。
•深海鱼类
秋刀鱼、沙丁鱼、三文鱼等深海鱼中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
•香辛调味料
如咖喱、生姜、大蒜、辣椒、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质,能阻断炎症的反应途径。
肥胖可导致荷尔蒙和免疫系统紊乱,加剧慢性炎症的发生,因此一定要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重指数BMI。
年轻人控制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老年人BMI则控制在20-26.9之间。
BMI=体重(kg)÷身高²(m²)
肌肉收缩时能够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
所以平时要避免久坐,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能达到轻微喘气的身体活动,像打球、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效果就很不错,但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运动要量力而行。
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会增加人体的炎症水平,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习惯有利于控制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规律的睡眠也有助于减缓炎症因子的积累。
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精巧神奇,但也更为脆弱敏感,对于突如其来的“暴击”或许还能紧急面对,但对于日积月累的“攻击”还是招架不住,所以一旦发现自己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后悔莫及。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