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如果给疼痛分等级,那么有轻度、中度、重度3类。
大家熟知的女性分娩就属于重度疼痛,而有一种痛叫三叉神经痛,它的疼痛级别等于甚至还会超过分娩痛。
有过来人描述“那疼痛感觉相当于断了十根肋骨”,完全就是疼痛界的扛把子。
只是经常有人把三叉神经痛误以为是牙疼,但三叉神经痛和牙疼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作为疼痛界“叱咤风云”的角色,三叉神经痛绝对“名不虚传”。
不过要想知道三叉神经痛是怎么回事,我们得先看看三叉神经在哪。
顾名思义,三叉神经就像树干一样长出三个叉,分布在脸部,从上到下依次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任何一支都可出现疼痛,也可同时累及另外两支。
第一个叉(V1)叫眼神经,主要负责眼眶周围及脑门处的感觉。
第二个叉(V2)叫上颌神经,下眼皮到上唇之间的皮肤、上颌的牙齿、齿龈、口腔与鼻腔黏膜处的感觉,归它掌管。
第三个叉(V3)叫下颌神经,主要负责下颌的牙齿、舌头、耳颞区、下唇下方的皮肤的感觉。
与上面两个叉不同的是,它还负责帮助我们咀嚼食物。
所以三叉神经在人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口腔、面部、头顶部的感觉都由它负责,就连我们咬东西、咀嚼东西也要靠它。
但是三叉神经一旦痛起来,那也是迷一般的存在。
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没有征兆。
对于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吃个饭、说个话、洗下脸、刮胡须、刷牙都有可能诱发。
简单总结,它的诱发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刺激与化学性刺激。
经常有人把三叉神经痛,误以为是牙疼。
因为牙疼剧烈的时候,也会引起上下颌位置的疼痛,但是三叉神经痛和牙疼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它们两个还是有区别的:
-三叉神经痛-
疼痛部位:多为一侧脸部的表层疼痛,以第二、第三支最容易受累,但发作范围绝对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
疼痛性质:发作时会出现刀割样、电击样、灼烧样、撕裂样的疼痛,而且每次发作都是相同的疼痛感。
疼痛规律: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时间由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而止。不定时发作,一到间歇期,人又没有任何不适。白天发作多,夜深人静时发作减少。
有“扳机点”:也叫“触发点”,简单理解就是一碰到面部某些地方之后,会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这些敏感部位常位于上下唇、鼻翼、齿龈、舌等。
-牙痛-
疼痛部位:牙痛一般局限在牙齿发炎或龋齿部位疼痛。
疼痛规律:牙痛为钝痛感,发作时间比较久,一般会持续几小时,甚至三五天以及一星期不等,具体时间与牙痛的程度、用药敏感度有关。
用药效果:牙痛使用止痛药可以减轻症状,而对三叉神经痛则没有效果。如果吃了止痛药,牙疼却丝毫没有缓解,就要考虑三叉神经痛了。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95%的患者是由于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造成的。
好比身体内的神经是根电线,被压迫久了之后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而引起了短路。
根据目前的患病情况来看,这三类人更易遭三叉神经痛:
▶乱去拔牙
三叉神经痛,拔牙是没有用的,还会让自己痛上加痛。
今天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以后若是一侧脸突然出现持续数秒的剧痛,别只怀疑到牙身上,该考虑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出现了。
▶乱吃止痛药
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确实让人痛不欲生,但一般的止疼药对它没用,而且有些止痛药反而会激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所以,需要用止痛药,请找医生、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才是王道!
①先挂对号
不要跑错科室,若自我感觉是三叉神经痛,请直接到神经外科挂号。
戳下图 即可挂号
↓↓↓
②有可能需要做检查
一般通过患者描述症状(你要懂得准确描述)就基本上可以做出准确判断,但医生还是会喊你做核磁共振检查。
这是因为有5%-10%的人是继发性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比如有可能是肿瘤压迫引起的,那么通过检查就可以找到问题,然后安排手术切除肿瘤,病情就可能得到缓解。
③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是首选。
一般90%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吃哪种药、怎么吃、是否有副作用都具体听医生的建议。
早发现,早期用药效果也会比较好。
倘若药物已经无法控制了,神经外科还有手术这一解决方法。
有微血管减压术(MVD)、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分支)射频毁损术(微创)和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微创)这三大类手术。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完全有机会可以治愈的疾病,没必要自己默默忍,毕竟它痛起来也实在难顶。
审稿专家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