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王婷婷 | 用双手守护生命,用爱心温暖人心

阅读数 1.7万 点赞数 0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插画风公众号封面首图__2024-07-08+15_49_00.jpg

走近护士

让我们一起致敬

这群可爱的守“护”者

企业微信截图_47d7714e-84be-43e2-9af0-51efbe5b6f46.png

 

走近护理工作者

人体设着两套循环管道,一套是运行血液的脉管;另一套则是环流着淋巴液的淋巴管,它不仅有严密的组织构造,还有独特的功能,和血液循环一起,肩并肩地维护着人体的健康。在人体内,只要有血液流动的地方,就必然伴随着淋巴的存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发病患者的不断增多,癌症治疗后的淋巴水肿问题也日益凸显。淋巴水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淋巴水肿已成为排名第二位的致残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淋巴水肿所引发的病理改变将不可逆转,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和痛苦。面对淋巴水肿这一难缠的病情,除了积极预防及早期治疗外,正确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淋巴外科护士长——王婷婷。投身护理事业已有27余载。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对淋巴水肿的护理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能熟练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帮助无数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
护士介绍

 

王婷婷
 

主管护师/淋巴外科护士长

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303c6b0c-e592-45b9-9dcd-edbe21d08a55.jpg

 

【主要工作】

淋巴护理康复工作室的领衔人,从事淋巴系统疾病护理临床和教科研工作十余年,具有一定的临床、教科研水平和教科研管理能力。对原发性、继发性淋巴水肿,乳糜反流性等疾病及保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管理经验。

 

1
护理故事
 
 

1.一路的成长与坚守

在熙熙攘攘、繁忙不已的医院走廊里,一道身影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她忙碌而坚定,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透露出对工作的敬业与热爱,她就是王婷婷,一位在护理领域深耕二十七载的主管护师,也是淋巴外科的护士长。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而亲切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驱散患者心中的阴霾;她的双手灵巧而有力,无论是进行复杂的护理操作,还是细致的病情观察,都能游刃有余。让患者们感到安心与信任。

 

回忆起当初选择护理专业的初衷,王婷婷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青涩而迷茫的自己。那时的她,对于未来的道路充满了疑惑与不安,对于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也缺乏明确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护理专业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她笑着说:“90年代属于改革发展的阶段,护理专业在很多人眼中算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对于我们女性而言。选择护理行业可以避免过于奔波劳累,同时又能够对健康有所了解,对自身、对家人,都能提供一些健康方面的帮助。”

 

带着这样的初衷,踏入了护理专业的大门。随着她在护理工作中的深入体验,她渐渐发现了护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于此。她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看到了护理工作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她不仅学会了如何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生命的故事,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

 

二十七年的护理生涯,于王婷婷而言,也是充满了挑战与变化。她先后在急诊、外科等多个科室工作过,每一次的调岗对她都是一次新的学习和成长。

 

“1997年我正式进入工作,当时护士并不像现在细分专科,而是响应召唤,哪个科室需要就去人手就去哪。最初,我是在外科,随着医院的发展,急诊科的人手逐渐捉襟见肘,就从外科调了一批骨干去支援,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后来在支援期间,医院正好又成立了一个肾移植的科室,于是我又被调往肾移植科室。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肾移植团队解散了,我就调到了淋巴外科。”

 

每个科室都有其特定疾病的群体以及护理需求,或许正是这样多个科室的工作经历,让王婷婷接触到更多种类的疾病和病例,极大地拓宽了护理知识面,积累了丰富的护理临床经验。

 

在外科,王婷婷学习了如何处理创伤和手术后的护理;在急诊科,她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置;而在肾移植科室,她深入了解了移植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等等。不仅如此,多科室的工作经历也锻炼了王婷婷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她成为护士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在不同的科室,她需要与不同的医生和同事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也因此,她需要和不同性格背景的人有效沟通,才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

 

“回想这些年护理工作的路,酸甜苦辣咸都有。每一天,我都能亲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顽强,在艰难的时刻,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领悟到对他人伸出援手的可贵之处。”王婷婷骄傲地说道。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的护士,专业护理技能也得到了许多患者的广泛认可。

 

befc8370-765f-4c0a-b58a-f05220391828.jpg

 

2.用心服务,用爱呵护

护理工作是一个神圣而艰辛的工作,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工作。

 

在护理工作中,王婷婷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也见证了太多的奇迹与希望。其中有年迈的老人,有年幼的孩子,也有身患重病的青年。

 

她依稀还记得刚工作不久时,悉心照顾过一位年仅十三四岁的少年,尽管她和全体工作人员都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少年的生命。那一刻,她深感生命的可贵,也更加坚定了她为病人奉献的信念。在她心中,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

 

她深情地告诉我们:“那些曾经在我面前逝去的生命,那些渴望康复的眼神,那些家属们无尽的期盼,都成为我坚持护理道路的原因。作为护理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其实就是看着患者从病房微笑着离开。”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她在医学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病人的健康与幸福而努力奋斗。

 

护理工作虽然繁忙且琐碎,但也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执着追求。自踏入这个领域以来,王婷婷心境上的变化也是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交响乐。她告诉我们,在她刚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那几年,与患者的关系格外和谐融洽,仿佛朋友一般。每次走进病房,都能感受到温馨的气息。患者们也总是热情地与护理工作者打招呼,聊日常。家属们也格外客气,如同朋友般没有嫌隙,病房内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是一个大家庭,彼此关心、相互扶持。

 

但现在,随着医疗体系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护关系和医患关系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提升上,更反映在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对医护人员也更高的要求。由于患者不再完全依赖医护人员的解释和指导,而是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这使得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矛盾,医护人员在其中工作中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生怕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引发医患纠纷。

 

医生的专业判断受到患者的质疑和误解,患者则是担心医生的技能水平无法达到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护士们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她们不仅要在繁忙的护理临床环境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还要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中扮演起沟通桥梁的角色。

 

“随着设备的精细化及诊疗水平的提高,生存率逐年上升,临床上也越来越忙,工作负担也愈发沉重。我们需要超负荷同时护理多名患者,有时候对于患者的需求可能没法第一时间完成,但是也会尽力去做,也希望患者可以给我们多一些理解,共同去抵抗疾病。”

 

不过,尽管面临诸多的挑战,仍有许多像王婷婷一样的护士坚守着护理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资深的护士,王婷婷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也深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此她时常带领团队关注着患者的点滴变化,与患者进行深入地交流,从言谈举止中捕捉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aaf68ff2-0b12-4143-81f9-0a5b7c148e96.jpg

 

3.王婷婷淋巴康复工作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是我国首家从事淋巴管疾病诊断治疗研究的专业临床医疗单位。作为国内淋巴水肿诊疗领域的领军单位,淋巴外科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无数患者提供了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专业范围包括肢体、头面和躯干、会阴部等全身各部位,肿瘤术后、放疗后等各种因素继发性以及先天性、原发性等各种类型的淋巴水肿。

 

在淋巴外科,王婷婷也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成为【淋巴外科护士长】,同时更是担任着【王婷婷淋巴护理康复工作室】的领衔人。在过去的二十七个春秋里,其中就有十几个春秋是深耕于淋巴医学的热土上,对于淋巴外科的原发性、继发性淋巴水肿,乳糜反流性等疾病,她更是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

 

除了临床工作外,王婷婷还积极参与淋巴外科护理工作的教科研工作。她深知科研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她不仅自己致力于研究,还积极带领团队开展多项课题研究,在她的带领下,淋巴外科护理团队在淋巴系统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压力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工作室的成立不仅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更是让我们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以更快的步伐推动专业发展。”当王婷婷回忆起淋巴康复工作室建立的初衷时,她进一步深情地分享道:“淋巴外科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领域,很多医院并未设置独立的科室。世纪坛医院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患者慕名而来。然而,这也导致了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挂号难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挑战,王婷婷淋巴康复工作室应运而生。成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桥梁。王婷婷表示:“大部分患者对淋巴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因此可以通过淋巴康复工作室了解到自身的问题。如果需要医生我们会帮患者联系医生,没有问题我们就提供专业的护理建议,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无法去询问的细节。此外,工作室也承担着患者的全程管理工作,从入院前的咨询、入院中的治疗护理到出院前的康复、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室都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工作室也会进行一条龙的系统护理,确保能顺利康复。”

 

随着工作室的稳步发展,王婷婷淋巴康复工作室开启了一系列的医疗培训,不仅在院内得到广泛的赞誉,也在院外得到诸多称赞,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患者开始关注淋巴疾病的护理。医院开始纷纷效仿,开设淋巴外科专科,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王婷婷告诉我们,这一理念在淋巴水肿的治疗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淋巴水肿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无法根治,只会持续进展,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对于淋巴水肿患者来说,除了接受必要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尤其针对淋巴水肿患者,患肢管理及护理尤为重要。这包括定期更换压力绷带、按摩淋巴区域、保持皮肤清洁等。除了在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回家后,护理也始终贯穿着整个康复训练过程。此外,患者也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护理方案等。

 

目前王婷婷淋巴康复护理工作室形成了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综合消肿治疗、健康指导、患肢管理、复查随访等延伸护理为一体的淋巴水肿疾病全程管理体系,每个护理过程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从心理和身体上进行双重护理服务,基于传统护理,却优于传统护理。工作室平均每年服务门诊患者千余人。

 

随着工作室的发展,工作室成员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力为每一位患者营造轻松舒适的就诊环境,体现“从家到家”的新理念。此外,工作室还设立了与患者进行情感沟通的照片墙,墙上贴满了医护人员工作、学习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的照片。一帧帧照片,鼓舞着患者战胜淋巴水肿的信心。对于异地患者,工作室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担。

 

在淋巴外科这片专业而严谨的医学领域中,王婷婷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更在淋巴外科护理领域树立起了崭新的标杆。作为淋巴外科的护士长和王婷婷淋巴护理康复工作室的领衔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她将继续带团队不断前行,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守护生命
 
969ceb69-b832-46fd-933f-a21ecf770a40.jpg
感恩护理工作者
f1c10205-5797-4173-ba4f-6273c2db392b.jpg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 ↓ ↓ 

北京世纪坛医院  王婷婷.jpg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 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你了解吗?(三)

    郭海霞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原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

  • 感谢淋巴水肿患者的认可

    王季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