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自愈吗?

阅读数 4.1万 点赞数 0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 健康160

 
 
人故不能百毒不侵、天下无敌,当一种新型病毒出现时,我们普遍易感,一时间也难以研制出特效药。
 
但截止至2月16日21点,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愈病例已达9715例。话说,他们到底是怎么被治好的,难不成和感冒自愈一样,全靠免疫力?
 
这问题,我们可以从一个网络段子说起。
 
 
 
 

一、

病毒来了

 
 
病毒,人世间最凶猛的“杀手”之一。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会预测下一波大规模流行的病毒毒株,却常常失手。
 
 
一方面,病毒擅长变异。以甲型流感为例,每隔3~4年就有巨大程度的变异,一旦变出新的亚型,就有机会卷土重来。
 
另一方面,病毒的“寄生”悄无声息,随时都能潜入我们的身体,智慧的大脑却丝毫察觉不了,只有“免疫系统”能给我们盯梢。
 
 
但是,正如上面段子所呈现的,免疫系统一旦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敢下手。
 
 
 

二、

免疫系统启动“杀毒”程序

 
 
 
生而为人,难免会疑惑,我们自己体内的免疫系统,为什么能决定自己和病毒谁死谁留?
 
这是因为,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大自然早已赋予了免疫系统一定的“自治权”,这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在后台自行运转,从不跳出弹窗询问意见的“杀毒软件”。
 
绝大多数时候,这是一件好事。
 
毕竟病毒随时随地都能入侵,我们揉揉眼睛、抠抠鼻子,就有几率给皮肤黏膜带去病毒。但是入侵的病毒却很少打扰我们的生活,你想想,你一年才生几次病?
 
这还得归功于免疫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自动杀毒”。
举个例子,我国在推行乙肝疫苗前,大约90%的居民都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但其中只有10%的人会变成乙肝携带者,剩下的人体内没有病毒,却留下了乙肝的抗体。
 
再举个例子,女性一辈子有80%的概率感染HPV病毒,其中只有25%的人发生子宫上皮内瘤变(CIN),小于1%发生宫颈癌。
 
不知你是否也想到了一句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不过,终归有少数的“入侵者”,有本事打破我们的岁月静好。
 
流感病毒就是其一。免疫系统没法不动声色地击毙它,只能召唤出打喷嚏、流鼻涕、发炎、发烧这些“免疫反应”帮忙。
 
但是,免疫反应可是把双刃剑。持剑的不一定是我们,也可能是病毒。
 
 
就拿“打喷嚏”来说。一方面,免疫系统希望通过剧烈的流体力学运动,清除一些呼吸道上的病毒。
 
另一方面,病毒也希望借助这样一个气流速度达到50米/秒的运动,让自己扩散出去,感染新的宿主。
 
 
当然,这只是病毒的小把戏。越来越了解人体结构的病毒,时不时也能搞出一些致命的损招。
 
2003年的冠状病毒SARS,全称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翻译过来就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这种病毒的损招,就是剥夺我们的呼吸自由。
 
SARS病毒大举入侵肺部后,会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肺部炎症,这种炎症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
 
 
一开始,受损并不严重,机体能自我修复。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病毒前赴后继,炎症反应没完没了,机体只能反复受损、修复、受损、修复……最终修复过度,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也就是毛玻璃病变。
 
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的肺组织,导致肺部无法正常活动,继而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的症状。
 
越来越喘不过气的人,和越来越嚣张的病毒,局势十分紧张,免疫系统开始考虑“二选一”了。
 
 
 

三、

医生的介入

 
 
 
这个时候,轮到医生登场了。
 
哪怕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也就是没有一种药物能“就地击毙”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医生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不让我们白白遭受免疫的摧残。
 
他们一手帮着免疫系统对付病毒,一手护着被免疫系统挟持的我们。
 
 
医生作为免疫系统的帮手,负责用药切断病毒的扩散途径,也就是把病毒圈起来,留给免疫系统绞杀。
 
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三个诊疗策略:
《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
《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能把病毒圈住的药物,主要有3种。
 
第1种是“神经酰胺酸酶抑制剂”,对应的药品是奥司他韦。
 
这个看着挺晦涩的“神经酰胺酸酶”,其实是一种调节黏液分泌的酶,这种黏液能帮助病毒轻轻松松“复制粘贴”到新的细胞上,从而实现快速感染。
 
这种抑制剂牵制住黏液分泌,就能抑制病毒扩散。
 
 
对了,奥司他韦本是一种抗流感药物,它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叫做“达菲”。
 
*温馨提示:不要盲目囤药、用药,有症状请及时看医生,对付新型病毒最重要的是把握住首诊时间。
 
第二种药物叫做“盐酸阿比多尔”也是一种抗流感药物,药效机制虽和“达菲”不一样,但作用也是抑制病毒扩散。
 
这种药物出现了在武汉红十字会公布的受捐清单上。
 
 
就在双黄连卖到脱销的那天,网上也曾小规模地出现了抢购盐酸阿比多胶囊的热潮。
 
但是,完全没必要盲目囤药。作为一种抑制剂,有病毒了才需要抑制,有症状医生自然会开。
 
 
第3种药物叫做“干扰素”。正如其名,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其实,我们体内的细胞受到病毒侵袭时,通常能够自行合成干扰素。只不过,有些狡猾的病毒,能在细胞合成干扰素之前,就把细胞裂解。
 
自给自足失败不要紧,医疗手段也能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就是这次肺炎的一种治疗方式。
 
 
综上,医生和免疫系统这么配合下来,已让许多轻症患者康复出院。
 
至于重症患者,如果用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衰竭等症状医生就得赶紧使出另一手操作,不让免疫系统做傻事。
 
 
还是刚刚的情况:越来越喘不过气的人,和越来越嚣张的病毒,局势十分紧张。
 
如何让患者喘得过气,是逆转局势的关键。对于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的患者来说,呼吸支持”是助其渡过难关的重中之重。
 
初级的呼吸支持,用呼吸机。机器把气体压入患者肺内,暂时替代自主通气功能。
 
 
高级的呼吸支持,用“人工肺”。机器把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注入氧气后再把血液输回体内,暂时替代心肺功能。
 
 
这本是一场免疫系统和病毒之间的战争,医生作为外人介入,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乖乖“宅”在家里,才能守住他们日夜努力的成果。
 
此时,如果你出现了咳嗽、头痛、发热等疑似症状,担心就医会引起交叉感染,那么可以通过健康160新冠肺炎线上义诊,在线向医生咨询提问>>>戳我直达免费咨询入口
 
 
 

四、

这次的病毒很可怕吗?

 

 


 

先不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觉得SARS可怕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流感肺炎的死亡率9%,SARS的死亡率10%,为什么我们对SARS这么怕?
 
因为,我们对SARS一无所知。
 
 
同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如此。
 

下面这张图图,纵轴是致死率,横轴是传播效率(R0,列出了多种传染病。

 

*传播效率(R0所代表的数值,指的是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条件下可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图源InformationisBeautiful.net)
 
季节性流感(Seasonal Flu)
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传播效率:5~6人 非常容易传染
致死率:约0.1% 几乎不致命
 
SARS
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传播效率:2~3人 较有传染性
致死率:约10% 较为致命
 
MERS
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传播效率:<1人 较难以传染
致死率:约45% 非常致命
 
梅毒(Syphilis)
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
传播效率:<1人 较难以传染
致死率:约33% 非常致命
 
天花(Smallpox)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传播效率:5~6人 非常容易传染
致死率:约18% 致命
 
而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的致死率为2.84%,在湖北省以外的中国地区,致死率约为0.59%。对比历史上的疫情,这次的病毒致死率并不高。
 
再看看它的传播效率,根据张文宏团队的计算,在武汉开展全面防控前的传播效率是3.5,现在是2.3。和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效率低了一大截。
 
 
我们可别像免疫系统一样,被未知的恐惧吓傻。
 
虽然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有几次被传染病鞭笞得遍体鳞伤的经历。但这一次,我们全民参与、全民戒备,定能扳回一城。
 
最后,小编想给你推荐一首健康160参与联合出品的歌曲——《天使之美》,献给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们。
 
 

参考资料

1.CC讲坛.(2020).张文宏医生科普传染病知识.

2.林静.(2012).生命的杀手:病毒.九州出版社,上海.
3.公众号“蕨经”.(2020).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到底传染性有多强?

封面图片:Dribbble丨MUTI

内文图片:informationsbeautiful.net;soogif.com;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转载自健康160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 新冠病毒消失了吗?

    林士军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介绍

    林士军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