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中国有汤水养生的习惯。许多人认为经过长时间的小火炖煮,食物中的营养溶解到汤水里,这时喝汤喝下去的就是食材的精华,而汤料则成了糟粕。
其实从现代医学、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除去水分,汤里也就溶解了一些氨基酸、小肽和B族维生素。
即使是经过“三煲四炖”的汤,蛋白质含量也仅仅只有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被视为糟粕的“肉渣”中。
(ps.“三煲四炖”就是煲汤三个小时,炖汤四个小时。)
而被许多人贴上补钙标签,看起来营养十足的奶白骨头汤,其实只是因为骨髓里有大量脂肪,在熬制中脂肪释放成微液滴悬浮水中再加上蛋白质的包裹呈现出白色,脂肪越多汤色越白,和“钙”并没有关系。
老火汤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三多三少”。“三多”指的是嘌呤多、油脂多、有害成分多;“三少”则是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少。
在2019年《广州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中指出,老火汤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熬炖,不仅营养大打折扣,汤里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还过高……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煲煮,食物中的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物质大部分被破坏,其中维生素C全部流失。
而煲汤常用的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过长时间的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质,长期饮用容易造成血液中尿酸和血脂升高,高尿酸血症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另外,有些地区喜欢在煲汤的时候,放入一些中药材和食材作为辅料,如桂圆、红枣、花旗参等,虽然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是糖分含量高,山药、莲子、板栗等都属于高淀粉食物,不适合糖尿病、代谢类疾病、肥胖等人群食用。
● 根据食物嘌呤含量不同,我们可以将食物分为
● 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25毫克)
● 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
● 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
下图中的“食物嘌呤等级表”将各类常见食物的嘌呤一一列出,建议大家可以保存收藏,有效地对高尿酸、痛风进行预防↓↓↓
注:数据为每百克嘌呤含量,单位为毫克,含量排序由左向右,由低到高。
[1]杨子江.老火汤含高嘌呤引起的健康忧虑[J].健康天地,2010(01):26-32.
[1]丽园.预防肾病迫在眉睫,老火汤久熬危害大[J].长寿,2016(09):16.
王光辉 深圳柏龄中医医院(福田香蜜湖)
卢锐敏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
健康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