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1月13日,东莞市政府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正式对外发布。每一件实事都饱含了市民最关注、最迫切的利益诉求,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十件民生实事共46项,从“守护社会公共安全”“筑牢弱势群众防线”到“持续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深化就业创业帮扶和住房保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涉及千万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十件民生实事中的第五件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共5项,分别为:
1
探索构建多层次医保体系。
2
开展省内异地就医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3
打造“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提供公益心理援助服务。
4
深化高血压、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干预行动,规范慢病患者健康管理。
5
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其中,“探索构建多层次医保体系”和“开展省内异地就医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由市医疗保障局牵头,另外3项则由市卫生健康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这3项实事的具体内容。
打造“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
提供公益心理援助服务
打造一条能及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心理干预服务及实现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的心理关爱热线,使心理服务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构建群众求助门户的“安全线、连心线、幸福线”。
一、全面启动一条心理热线,开通5个坐席,并根据实际需要,扩展至10个坐席。
二、成立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中心,并由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具体的筹建工作以及建成后的日常运营管理。
三、建立全市心理热线系统,通过电话、网页、微信等多种方式实现心理咨询服务。
四、搭建信息联动网络。市心理热线平台与市12345热线平台实现联动对接,各部门登陆12345平台办理,市心理热线中心对每一例转介的个案全程跟踪,闭环管理。
五、建立市、镇两级危机干预机制。各相关部门和镇街(园区)联合组成应急队伍。对需紧急处理的高危个案,由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园区)联合开展现场干预和后续跟进。
六、定期开展心理热线工作人员及应急队伍服务能力规范化培训。
◎市级资金已落实。
深化高血压、糖尿病
早期筛查及干预行动
高血压和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干预行动在2020和2021年连续两年纳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统计显示,东莞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1.5%,35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为8.0%,患者人数庞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为进一步提升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控水平,做到早发现、早于预、早治疗和规范管理:
一、推进智慧血压测量。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开展18岁及以上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首诊血压测量率达90%以上。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门诊、上门和集中等方式开展35-49岁户籍人口糖尿病早期筛查,累计完成37.2万人。
三、规范管理。强化健康教育,做好两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2年全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纳入管理达50万人,规范管理率60%以上,签约率80%以上。
◎市级资金已落实。
项目所需资金约445万元,由市财政承担(从基本公共卫生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经费解决)。
为适龄女生
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为贯彻落实健康东莞战略要求,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降低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东莞将开展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为新进入初中一年级、未接种过HPV疫苗且未满14周岁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二价疫苗。
具体目标:2022年9月起,在全市为3.42万名具有广东省学籍的适龄女生接种免费疫苗;东莞初一女生及家长宫颈癌防控知识(含疫苗接种)知晓率≥90%。
◎市级资金已落实。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