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01月20日 星期四
农历 腊月十八 大寒
-- 早安!--
1月13日,“中国营销策划第一人”叶茂中因直肠癌不幸去世,终年54岁。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叶茂中是谁,但大家一定都听过“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等红遍大江南北的经典广告词。
据红星新闻报道,记者从叶茂中冲突营销川渝地区负责人处获悉,叶茂中在2019年春夏之际得知自己患上直肠癌,刚开始以为没问题,但实际上已经是晚期了。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广告人因为肠癌去世引发大面积关注了,经典广告口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广告人朱家鼎,也在2007年因肠癌病逝,终年53岁。
很多网友对此事评论说“看来广告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压力大确实是造成很多疾病的其中一个因素,但对于结直肠癌,还受到年龄、生活方式等等很多因素影响。今天,就好好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结直肠癌,我们该怎么有效的预防呢?
结直肠癌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胃癌。2020年还公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0年中国罹患结直肠癌的人数为56万,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29万。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人确诊为结直肠癌,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会伪装的肠癌
到底有多可怕?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先好好了解一下肠癌这个可恶的家伙。
➤ 什么是肠癌?
肠癌也被叫做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其中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
通常健康的肠道都是非常光滑粉嫩的,肠道上有一层高低起伏的细小褶皱——黏膜层。
▲健康的肠道(图片来源 P&P Subscription)
当黏膜层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它就会长出一个个突起的肉疙瘩,就是肠息肉。
▲结肠息肉(图片来源 P&P Subscription)
肠息肉按照病理性质,可分为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幸运的是,这当中只有腺瘤会恶变,遗憾的是,腺瘤在成人肠息肉中占了绝大多数。
▲升结肠中的息肉状腺癌(图片来源 P&P Subscription)
不过,从肠息肉发展成肠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
➤ 肠癌是吃出来的吗?
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肠癌的发生跟饮食密切相关。中国过去发生肠癌的几率很低,但改革开放后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得直肠癌的人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人吃得太好了!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让肠胃蠕动越来越慢,再加上一些肠道细菌的作用,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再一个,就是现在的人太懒,喜欢久坐。而久坐的时候肠道蠕动慢,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这些都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还有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熬夜、吸烟、喝酒......这些都会刺激肠道,诱发肠癌。
➤ 肠癌到底有多会伪装?
肠癌可以说是众多癌症里面,最会伪装的一种癌症了,它常常会伪装成各种样子来“欺骗”我们。
伪装成痔疮。肠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血,因此很多人都把它和痔疮混为一谈,但两者其实有很大的区别。肠息肉的出血常混杂在大便中间,呈暗红色,而且还伴随着黏液;而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或者呈喷射状,血色为鲜红色。
伪装成便秘。当肠道内的那一坨息肉已经长成了大肿瘤,原本的肠道会变窄,如厕时往往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便便勉强通过,而且便便形状变细、变扁,中间也会留下凹痕。你以为这是普通便秘,殊不知很有可能是肠癌使的障眼法。
伪装成消化不良。患有肠癌的人通常会有腹胀、腹痛的症状,前期疼痛为间歇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后期逐渐变成持续性的,发作的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很多人会把这种症状当成是消化不良或者是胃病所致,也就没当回事,因此让疾病越拖越严重。
肠癌所带来的的痛苦和屈辱,真的不是其他癌症所能比拟的。
能有幸保住命的,基本都要在肚子上开个口,终身都带着粪袋生活,而且自己根本不能控制它的排便。那些没能逃脱的,基本都在肠癌的蹂躏下,永远的离开。
预防肠癌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
肠癌虽然可怕,但好在我们还有办法可以好好预防。
➤ 预防肠癌,这几步是关键
根据2018年WCRF/AICR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所以,我们要想不被肠癌盯上,一定得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正常成年人BMI参考指数标准如下:
正常:18.5~23.9
超重:24~27.9
肥胖:≥28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
还需注意的是,减肥一定得用对方法,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千万不要盲目节食哦~
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 和加工类肉食品(香肠、汉堡、火腿、培根肉、肉罐头)都会增加患结肠息肉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多吃容易消化,且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肉(鱼、鸡、虾、贝类),推荐每周吃白肉2~4次,每次50g~100g。
抽烟的人得结肠癌的几率比不抽烟的高,因为烟草中有很多致癌物质,比如二甲基胫,经常抽烟会导致这种物质堆积在肠内,从而诱发结肠癌。因此,那些抽烟的朋友最好是把烟给戒了,毕竟抽烟的危害真的是太多了......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另外,纤维经细菌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可能对结直肠有保护作用。
而全谷物、粗粮等都是膳食纤维的好来源。我们可以多补充一些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玉米、红薯、高粱、小米、山药、土豆等食物。
上班的时候记得每隔半个小时就站起来走一走,可以去接个水、上个厕所、买点吃的,就是不能一动不动坐在电脑屏幕前。有条件的话,可以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
用这2种方法趁早揪出肠癌
预防肠癌除了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外,还有一个非做不可的事情,就是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主要分这两种:
➤ 肛门指检
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医生直接用手指在患者肛门周围及深入肛管直肠内进行触诊。
肛门指检是最为实用、经济的检查方式。距离肛门7cm左右的肿瘤,90%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不过很多人在体检时因为怕疼、怕尴尬、或不好意思,常常选择放弃肛门指诊,这就导致他们失去了一次早期发现低位直肠癌的机会。
在这小编必须为这个检查正名一下:医生检查前会充分用润滑油的,也会在检查时告知的,如果您有不适感医生也会及时停止检查的,所以大家抵触心理不要那么强,为了自己的健康,请放心检查。
➤ 肠镜
大部分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的,而肠镜就是肠息肉的克星,哪怕只有1-2mm的息肉,它都能准确地找到并及时割除,丝毫不给它发生癌变的机会。
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复查一次。
若有发现腺瘤或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持续3年每年复查,然后每3-5年复查一次。
非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推荐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发现问题,以后可以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若检查时发现有息肉,切除后的前3年应该坚持每年复查一次。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肠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希望大家不要活在对肠癌的恐惧当中,但也不能过于大意,随意消耗自己的身体。该注意的事项,该做的检查,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想让你的家人和朋友,和你一样有个好身体的话,不妨转发、点赞分享给他们哟~
健康早报名医推荐
雷云鹏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戳下方名片,立即预约/在线咨询乳腺问题
☟ ☟ ☟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感冒不一定要吃药,但要小心并发症
END
▍ 图片来源:soogif.com;pixaba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