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04月24日 星期日
农历 三月二十四
人的一生,想要幸福,就要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 早安!--
什么是“肾虚”?
一旦这个疑惑产生,势必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心里生根发芽。
说时迟,那时快,你打开了搜索引擎,键入了关键词。于是屏幕上出现了许多似曾相似的症状:
腰膝酸软、肌肉疼痛、浑身没劲、四肢无力、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跟不上、夫妻生活不幸福……
快给我住嘴!男人怎能说“不”?
别再提这茬!我补,补回来行不?
男人补肾,必须的??
小编的嫂子是东北的,去年双十一往家里屯了一批干贝、海参、冬虫夏草……
本以为老哥他发了一笔横财,万万没想到是嫂子自掏腰包给他补肾。
除了补品,补肾的药品也很受欢迎。
据统计,2016年我国补肾药市场规模达到96.78亿元,规模较上年增长了15.52%。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现在市场规模势必突破100亿,让小编瞠目结舌。
数据来源:《2017~2023中国补肾药市场产销态势及需求市场前景评估报告》
很多补肾的朋友,都信奉一句老话:“肾是先天之本,藏后天之精。”
这么听起来,只要肾不好,全身健康就会走下坡路。反之,浑身都有不适,肯定和肾有关。
所以再不补肾,身体就补不回来了?
哎,这都是臆测。
中医文化中虽有肾虚一说,但在现代医学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疾病或综合征与之相对应。
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甚至把“肾虚”归类为心理行为障碍,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特异性障碍,只发生在特定的人口或文化环境中。
兄弟们,大家其实一点都不虚!快把心里障碍给卸下。
大家都在补肾,我能不补吗?
这种想法很普遍。
从小学生报兴趣班,到中学生报课外补习,再到大学生吃保健品……都有从众心理。哪怕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会害怕自己落于人后。
毕竟是补身子的,哪怕没法改善太多不适,也不能有害吧?
不,盲目补肾,还真可能有害。比较常见的这几种补肾方式,其实挺伤身的。
➤ 六味地黄丸,当心肝肾毒性
六味地黄丸是一款被过度炒作的补肾药物。
很多中医医师都不推荐大家自行服用,因为其包装上的症状描述,写得过于笼统。对中医一知半解的我们,很容易错误地对号入座。
药剂师在给你推荐这个“补肾利器”时,往往并不能说清它的服用禁忌和副作用。
其实,我国一直存在中成药被滥用的问题,尤其在“补肾”这个大市场里。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太容易中招了。
➤ 冬虫夏草,当心重金属严重超标
这款中药材的国民地位很高,颇有补肾养虚的口碑。以至于药监局要多次发文辟谣,以劝诫大家少买它、少吃它。
辟谣1:冬虫夏草中重金属砷的含量严重超标(4~10 倍)
辟谣2:冬虫夏草不属于保健品
➤ 药酒,当心违法添加“伟哥”
腰疼、腿疼!疼!喝xx药酒!
尿频起夜、肾虚腰酸!虚!喝xx药酒!
这段如雷贯耳的电视广告词,曾经火遍大江南北。但是,无论广告打得多响亮,药酒还是少喝得好。
早在2015年,国家药监局已发布通报,查处了69种违法添加西非他命(俗称“伟哥”的药物成分)的药酒。
伟哥不能乱吃,加了伟哥的药酒也不能随便喝。
对于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有可能会引发严重心律不齐、心梗等风险。
➤ 被冠上壮阳之名的食物
下列食品虽好吃,但均不能帮大家重振雄风,咱们一起过一遍。
● 生蚝:不壮阳,且富含嘌呤,痛风的朋友得少吃;
● 腰子:不壮阳,且富含胆固醇,三高人群得少吃;
● 牛鞭:不壮阳,且富含胆固醇,三高人群得少吃;
● 韭菜:不壮阳,但含锌、维生素C,实在想“补补”就吃它吧。
但身体总是很虚,该咋补回来?
肾虚就像一个大框架,任何症状都可以套进去。但想补回来,就得看你具体哪儿虚了?小编来给你盘盘。
➤ 夫妻生活不幸福
看看是否出现了这些症状:
● 早泄
● 勃起硬度不足,软软的
● 无法正常勃起
● 为性生活感到焦虑
如果情况吻合,得考虑一下「勃起功能障碍(ED)」,指的是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因此无法完成满意的性生活。
这种情况最怕病急乱投医,想对症下药得看「男科」。
➤ 腰背酸痛
看看是否出现了这些症状:
● 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
● 弯腰负重时不适加重;
● 早上起床时腰背僵硬;
● 按压腰痛部位,腰痛明显加重,甚至放射至下半身。
如果症状吻合,得考虑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问题。
想知道问题大不大,最好找「脊柱外科」医生检查一下。
➤ 浑身没劲、状态很差
看看是否出现这些症状:
● 全身疲惫、四肢乏力;
● 肌肉痛、关节痛;
● 心情抑郁/焦虑不安/急躁易怒;
● 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下降。
如果症状吻合,有可能换上了「疲劳综合征(CFS)」,易引起持续、反复发作的疲劳,继而出现多种神经、精神症状。
如果还符合这3个情况:
● 症状严重长达6个月;
● 出现咽喉部疼痛;
● 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得考虑看看「神经内科」。
如果看到这里,发现症状远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么严重,那很可能只是亚健康,多运动才是正解。
不过,如果你的生活常常被此等症状困扰,还是得到医院看看。毕竟放着不管容易怀疑自己,拖着不治容易怀疑人生,何必呢?
健康早报名医推荐
今天健康早报为朋友们推荐多位经验丰富的全国名医,可以帮您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如果因为疫情或其他原因无法到院,还可以线上咨询医生。
↓↓↓
↓↓↓
↓↓↓
↓↓↓
深圳名医
↓↓↓
↓↓↓
160知识库
每天一条健康小知识!
煲汤别超过2小时
END
▍图片来源:soogif.com;pixaba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邓旭光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