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不延误,不推诿!

阅读数 3.3万 点赞数 0

 

与奥密克戎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既要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又要继续做好日常诊疗,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久前,东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发布通知,对全市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和恢复诊疗、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各镇街做好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患者的诊疗管理等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未雨绸缪做好这些工作,是打好打赢这场持久战的重要基础。

 

通知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各医疗机构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将日常诊疗服务一关了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市医疗救治组根据专家评估意见研究同意,方可按规定暂停相关的诊疗服务。

 

 

急诊、发热门诊、手术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孕妇分娩室等科室原则上24小时开诊或值班,非必要不停诊。对于超出救治条件和能力的要先予以评估,给予必要急救,主动联系会诊和协助患者转诊,禁止一拒了之。

 

当以上科室出现关联新冠病毒感染个案等紧急情况必须临时封闭的情况,医院必须立即启用临时医疗点,为群众提供发热门诊、急诊等医疗服务,严禁随意停用和征用入网救护车及停止急诊服务行为。

 

 

在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上,医疗机构要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或推诿急危重症患者。对于推诿患者的医疗机构,将严厉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要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置缓冲区,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加急出具结果,提供检测结果的时间不得超过4一6小时。

 

此外,通知要求,各镇街要做好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妇产检等需要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患者的诊疗管理,提前摸排登记造册。发生疫情后,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服务,确保诊疗不耽误。

 

 

回顾“12·13”和“02·24”疫情,在市卫生健康局统一指挥下,众多医疗机构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

 

3月3日晚上8时,一名来自大朗镇封控管控区的1岁3个月大的男孩,被120救护车送到常安医院——当时的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时,妈妈看着孩子难受的样,泪如雨下,病情非常危急。

 

可是,常安医院没有小儿外科,怎么办?情急之下,常安医院执行院长韩临晓打电话给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钟柏茂求助,刘瑞伦医生带领团队迅速赶来支援。3月4日凌晨1时,灌肠复位成功,孩子脱离危险。

 

3月中旬,大朗一名正在隔离的孕妇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腹部有巨大囊性包块,并压迫腹腔并引起右肾积水。临近预产期,大朗医院缺乏专业小儿外科,如何能给宝宝最好的治疗,产妇和丈夫焦急万分。

 

经市卫生健康局协调,多方配合,孕妇从大朗转移到了市儿童医院。生下宝宝后,医院多学科联合诊治。在小儿外科主任马达指导下,曲志博医生主刀,半小时内手术顺利完成,宝宝一周后平安回家。

 

也是在3月中旬,常平漱旧村的尿毒症患者张先生被封控在家,他向当地防控指挥办反映后,常安医院接到指令,迅速调配负压救护车把他接到司马院区血透室。

 

 

“02·24”疫情疫情处置期间,共协调市级专家通过现场会诊或远程会诊85人次,定点医院妥善处理本来需要外出住院化疗恶性肿瘤病人25人次,门诊恶性肿瘤病人94人,入院待产孕产妇192人,出生新生儿177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1428人次。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历次疫情发生时,东莞都对封控管控区域内的发热患者、孕产妇、儿童患者、肿瘤术后和肾透析等患者的医疗需求予以重点关注,“没有一例延误诊疗,没有一例应救未救。”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

 
全国抗疫专区@2x.png

 


本文转载自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