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为了消暑降温,水边多了很多孩子的身影,溺水的危险也随之而来。近期全国发生了多起儿童溺水事故,让人痛心。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04%。
孩子的安全大于一切,如何预防溺水是所有家长和孩子们的必修课。
婴幼儿------别疏忽居家溺水
对于缺乏自我防护能力的婴幼儿(特别是学步期儿童),居家的浴缸、厕所、水桶、鱼缸等都可能是潜在的发生溺水的地方。应该禁止学步期儿童独自进入浴室和厕所,防止小儿靠近装水的水桶、水盆、浴缸、鱼缸等地方。对用浴缸洗浴或游戏的婴幼儿应该保证时刻有人监管,且在伸手可及的距离范围内。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警惕外出游玩溺水
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履行好对孩子的监护责任,避免出现看管真空。对孩子做到“四个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知归期。如果孩子想要和小伙伴去野外玩水,一定要及时阻止。
带孩子去江、河、湖泊、水塘等地游玩,家长要时刻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坐船要穿上安全、合格的救生衣。
游泳尽量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池,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教育孩子掌握相关安全技能。
教育孩子,水中不吃东西、不嬉戏打闹,防止呛水窒息。
海滩游玩时,应注意海滩的各种警示标志,只在有救生员的海滩游泳、戏水。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
在户外: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来 源:健康中国
供 稿:许 黎
出 品: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