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一说起“阑尾”,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作用不大,脾气不小,每次发炎都会让人疼得要命的器官。
1
器官档案之“阑尾”
2
阑尾不是“废物”,作用真不小!
肠胃健康的守护者
大家都知道,人体胃肠里含有不少益生菌,能帮助肠胃消化、促进食物营养吸收。
可一旦我们肠胃系统因外界破坏(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药物)而出“岔子”时,不少益生菌也会被迫“牺牲”。
在这时,含有一层特殊的生物膜的阑尾就会敞开大门,让那些仍活着的益生菌进来“避避风头”,等到肠胃系统修复好了,它又会大方地让益生菌赶紧回去工作。
所以说,阑尾一直在默默协助肠胃消化吸收,保护益生菌,维持正常的菌群平衡。
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
或许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阑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免疫器官。
它的体内聚集着大量的淋巴组织和多种肠道微生物,还会储存和生产免疫细胞,且及时输送给肠道,调节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可以这么理解,阑尾就是我们肠道留给自己的一条“退路”。总之,多年被误以为没用的它,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地盘慢慢耕耘,竭尽全力为人类主子提供自己的能量。
原来阑尾这么厉害!
看到这,或许也有朋友会心生疑惑,既然阑尾那么“善良”,又为什么总是容易发炎,还折磨得让人痛到简直生无可恋?
正如俗话说: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向“善良”的阑尾,并不是故意发炎;让人饱受疼痛,也是有原因的。
1
身体的每一种痛,都有原因
由于阑尾也是肠道的一部分,所以肠子的一丁点变化也会影响到阑尾。
当胃肠消化不良、蠕动能力弱、肠道食物堆积过多或肠胃感染细菌时,很容易造成阑尾管腔被食物残渣、异物或粪石堵塞。一旦被这些东西堵塞时,就很难排出。
而阑尾动脉作为单一血液供应,就容易造成它的部分或全部血液供应受阻,阑尾粘膜也会遭到相应损害,从而导致细菌入侵,开始大量繁衍。备受刺激的阑尾,也就不得不“发炎”了。
2
“阑尾脾气暴,发炎别小瞧”
说到阑尾炎,小编不得不提一下这位男明星——吴彦祖,曾因阑尾炎上了微博热搜。
啊!好帅一男人!
仔细看男神吴彦祖前两年发过的微博,有句话值得大家警惕:“当时我以为是食物中毒,所以等了3天才去医院。”
而他拖了3天的后果就是:“由于情况有严重脓肿,所以无法取出全部盲肠。”
其实,很多人都容易把阑尾炎当成“闹肚子”“肠胃不好”,因为它跟食物中毒、肠胃炎、胆囊炎的表现(ps:肚子疼、恶心、反胃)确实非常像。
但阑尾一旦发炎,真不能小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非常容易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能发展为阑尾坏疽、阑尾穿孔、阑尾坏死、败血症或转为阑尾周围脓肿,甚至危害其它重要人体组织,严重可造成死亡。
正因如此,面对以下身体不适情况时,一定要强烈重视,警惕阑尾炎盯上你!
对于阑尾发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一割永益。
但其实,阑尾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不同类型需不同对待。
像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疼痛感十分强烈,且会在持续数小时后发生转移,很容易导致薄弱的阑尾壁出现血供障碍,甚至阑尾化脓、穿孔等风险。所以,对于急性阑尾炎,通常一经确认,医生就会建议把病变的阑尾切除。
而慢性阑尾炎,一般是长期的、间歇式的腹痛,还可能会伴随其他排便习惯的改变,所以医生会先建议这类患者做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果阑尾炎发展不算严重,一般都建议先保守治疗,尽可能地保留阑尾,若是症状较重的话也会建议手术割除。
最后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胃肠外科团队
提醒大家
阑尾发炎该不该切
终究还得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
不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过早失去阑尾的人
更容易消化不良、患肠炎和便秘
得肠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而那些觉得阑尾可有可无
一言不合就想切除以求保险的朋友
你们要慎重哦~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胃肠(含肛肠、疝)外科是我院的重点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医学博士3人,医学硕士4人。科室开放床位45张,每年可接诊胃肠外科患者2000余例,承担华南地区胃肠道疾病的防治任务,重点打造胃肠与腹腹后肿瘤外科、减重与腹壁疝外科、肛肠与盆底外科。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兼科主任是我院引进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王天宝医学博士,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胃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治愈患者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神圣使命,秉承仁心仁术、与时俱进行、自强不息的行医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全面、温馨、周到的医疗服务。我科收治疾病包括胃癌、贲门癌、残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溃疡恶变、胃平滑肌瘤及肉瘤、十二指肠癌、胰腺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小肠癌、结直肠癌、肛周恶性肿瘤、阑尾肿瘤、脾脏肿瘤、胃肠间质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大网膜肿瘤、腹膜肿瘤、腹膜后恶性肿瘤(畸胎瘤、脂肪肉瘤、神经纤维瘤)、复发性恶性肿瘤及各种体表肿瘤;胃肠良性疾病: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结肠憩室、先天性巨结肠、便秘、直肠脱垂、肛瘘、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失禁、肠瘘与腹腔感染等。
来源 | 健康160、华南深医
吴晶晶 深圳市人民医院
王金本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健康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