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王林|勇担医者使命,守护患者脊椎健康

阅读数 1.7万 点赞数 0

 

走近好医生

喜欢躺在床上玩手机、看书,长时间低头学习、工作,无节制地操作电脑,少运动......这些行为,逐渐成为大家日常的习惯。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习惯,让颈椎疾病离大家越来越近。

如何做好颈椎疾病预防工作?患病后如何获得最佳治疗方案?今天,小六带大家认识一下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骨科医学部副部长、脊柱外科专家王林副教授,他在骨科及脊柱外科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每年主刀完成手术300例,会诊10000人次,是一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生。

 

 

1
专家简介

 

王林.jpg

王林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骨科医学部副部长、脊柱外科专家

 

擅长

急慢性颈肩痛/腰腿痛、顽固性腰背痛、四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脊柱外科常见病症的综合诊疗。

 

2
医生故事
 

初见王林,他穿着一身白大褂,戴着一副金属框眼镜。虽然几个小时前他刚完成一台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但此刻的他自信又从容,完全看不出工作带来的疲惫。

 

王林是骨外科学博士、脊柱外科与脊柱畸形专家,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长聘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导师。自2000年毕业后从事医学工作,20余年来,依靠着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王林先后揽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CAOS)骨科规范化手术视频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01.西京医院骨科10多年从业经验

非医学世家出身的王林,为何走上求医之路并在这条路上辛勤耕耘20余年?王林坦言,学医是偶然,更多的是对军医这个职业的崇敬之情。2000年,作为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王林被留校分配至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工作,至此便与骨科结下了不解之缘。“骨科是西京医院最好的科室,当时我能够分配在西京骨科,得到了临床训练培养,以及非常严格且正规的临床教育、临床思维和职业操守的熏陶,我认为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在西京医院骨科的从业经历,让王林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管理经验,其中西京骨科的培养模式更是让他受益匪浅。王林介绍,西京骨科的培养模式是参照国际上的模式来进行,“比如说住院医生制度,就是要求医生住在医院,无论何时,只要是有病人、有手术,就得随叫随到。那时,我们以及我们的带教老师累了,就睡在休息室的长凳上、搬送病人的推车上或者手术台上,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工作环境的艰苦让他记忆忧新,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也让他一直践行“患者至上”的职业要求,“只要是临床有需求,无论何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为患者服务。”

 

 

王林院长看望病人


国际义诊.jpg

王林院长门诊问诊中
 

2018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后,王林将西京医院骨科的专科轮转制度带到了南科大医院的骨科医学部,让年轻医生在脊柱、关节、创伤、运动损伤、儿童骨科等进行专业轮转。“这样的制度不仅让年轻医生有机会全方位地接触到骨科大学科的各个领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有机会跟上级医生直接互动,达到言传身教培养的目的。”

 

 

02.数字医疗领域成绩斐然

兼具导师、医生身份,王林一方面注重医学生、年轻医生的培养,一方面不断精进自己的临床技术,近年来,他在智能与数字骨科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他主刀完成全国首例Mazor Renaissance机器人颈椎手术,并于2019年先后完成全球首例混合现实(MR)导航脊柱外科手术、全国首例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

 

王林在智能与数字骨科领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原西京骨科医院院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裴国献的支持和提携。“裴院长是数字骨科学理念的倡导者,也一直在践行智能与数字医疗理念,所以我比较早就接触到了机器人治疗、智能与数字技术。”在王林看来,外科发展史上,技术引领甚至改变临床治疗理念。他说,机器人的误差在1毫米以内,人的眼睛和手跟机械臂、可透视的设备相比,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精确度。医生只需设计手术方案、适应并熟练使用辅助设备,强强联合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访谈前几个小时,王林才完成了一台O形臂辅助“天玑”机器人脊柱手术,“手术患者是一位89岁老人,不耐受长时间的手术。通过设备的辅助我们在严格限制的时间内精准、安全完成手术,而且创口保证在1厘米之内,实现了我们现在想要达到的目的。”王林介绍,当前南科大医院使用的是第三代“天玑”机器人,截至今年9月初该类型手术数量已积累达到300台以上,成功率100%,是华南地区做O型臂辅助“天玑”机器人手术最多的医院。

 

数字医疗在国内骨科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王林坦言,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有不少医院正在积极引进,但还没有达到机器人手术代替传统手术成为主流的程度。究其原因,他说,高精尖的设备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再者医生传统的理念也需要改变,这两点缺一不可。

 

论坛演讲.jpg
王林副院长参与论坛演讲



03.仁心仁术与患者并肩对抗疾病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先进的数字医疗综合运用,王林在自己的专科领域游刃有余,也得到患者的认可。

王林说,随着从业年限、临床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增多,面临的疑难杂症也越来越多,极具挑战性。不久前,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来了一名20多岁的患者,“患者是一名程序员,突发瘫痪,送到医院时已经发作5-6个小时,手脚完全不能活动。”经过诊断、拍片检查等流程,王林及其团队确认患者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急性颈椎间盘脱出,“无论是椎管狭窄还是间盘脱出导致的神经损害都需要手术治疗,椎管狭窄从颈后入路,间盘脱出从颈前入路,无论是前路还是后路,类似的手术之前都做了很多,但像这样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需要‘一前一后’手术的病例还是第一次遇到。”王林介绍说,“像这种突发瘫痪的急症,早一小时做手术比晚一小时做手术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王林及其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先前再后”的分期手术方案,首先紧急完成前路手术,摘除脱出的巨大椎间盘,解除神经的急性压迫;三天后再进行后路手术,彻底扩大狭窄的椎管。“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完全符合我们的手术规划预期,第二次手术后一周就康复如初,不仅能够自如的活动行走,还在病房里开始重新敲代码了。”王林欣慰地说道。
 

王林副院长手术中

临床病例见得越多,摸索得越多,王林也就更明白了病患的需求。“医疗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医生和病人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疾病,缺少谁的参与都不现实。”其中,医生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疾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尽力使病患了解病情变化、手术的短中长期疗效。“患者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医疗技术,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我们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回顾20多年的从医经历,王林满怀感恩并充满热情。他说,医生就是要不忘初心,勇担医者使命,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未来,王林也将在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教导、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用自己的方式为医疗健康事业再贡献一份力。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王林 (2).jpg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对于腰椎和颈椎疾病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年轻人?
 

A:

首先,久坐、长时间低头等生活方式,从脊柱外科专业角度来说是存在脊椎损害风险的,建议尽量避免。如果工作确需长期伏案和低头弯腰,建议每隔1小时要起身活动头颈和腰腿,打断持续不良姿势对脊髓的积累损害。

其次,脊柱外科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有关颈椎、腰椎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康复等相关知识应听从专业的医生意见,有颈肩痛、腰腿痛等不适应尽早就医,切勿盲从各类来源不明的医学“科普”信息。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