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国庆长假后,全国疫情形势再一次令人揪心!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昨日(10月12日),本土新增322+1154例感染病例,波及29省份之多!
图源:医脉通
而这,已经是全国病例确诊数破千连续运行的第8日。
当前,全国疫情主要集中在内蒙和新疆,并涉及全国各省多地市多县区。
新疆已经连续5天连续报告本土病例400例以上,可能仍然存在较多并未发现或报告的感染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在国庆假期前,内蒙古一名护士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BF.7,此变异株致内蒙古确诊病例数连续多日居高不下,目前,内蒙古疫情已经出现隐匿性社区传播。
此波疫情来势汹汹,且疫情外溢明显。
目前,中国大陆31省已经有高达29个省份被波及,仅青海与江西幸免于难,不得不给人敲响警钟!
从目前曝出来的消息看,多省份疫情形势严峻,多地多家医疗机构状况频出!作为医护人员,更要时刻警醒,警钟长鸣!
感染者频繁活动!两家三甲医院实行静态管理
10月13日,昆明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通告1名阳性病例在昆明市活动期间轨迹,详情如下:
10月10日下午
14:00驾车到巡津街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14:00—14:16在医院门诊2号楼大厅外空旷处停留;
14:16—14:21在门诊2号楼大厅药房门口等待;
14:21—14:29到1号楼大厅导医台咨询;
14:29—14:39驾车前往金碧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14:39—15:09在1号楼门诊楼负一楼停车区停车;
15:09—15:15从负一楼停车区步行至1楼乘扶梯到门诊2号楼3楼肝脏内科;
15:15—16:00在肝脏内科诊室过道候诊区候诊(15:17—15:20,到3楼卫生间);
16:00—16:08乘扶梯到门诊1、2号楼中间好家人超市扫充电宝;
16:08—16:15乘扶梯返回肝脏内科诊室候诊区;
16:15—16:43在肝脏内科诊室候诊区等候;
16:43—17:50步行到6号楼住院部并乘电梯到7楼肝脏科门口等待;
17:50—17:56乘电梯下楼,并在楼下停留;
17:56—18:00步行前往门诊楼1、2号楼之间的好家人超市还充电宝;
18:00—18:10到鱼课司街宣威年猪饭;
18:10—18:25步行到南通街1号招银大厦楼下7-11便利店;
18:25—18:48步行至南通街赵老倌餐饮就餐;
18:48—19:33步行返回金碧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6号楼7楼;
19:33—19:45步行到医院地下停车场;
19:45—19:55从地下停车场步行至住院部,乘电梯到7楼停留;
19:55—20:00在门诊楼1、2号楼之间停留;
20:00—20:20步行前往地下停车场;
20:20—20:43驾车到昆华路昆明市第一中学门口,到达后在车中等待;
20:43—20:59驾车到茭菱路创意馨园维多利亚花园三幢2单元,并在电梯口停留;
20:59—21:05步行返回车中;
21:05—21:18驾车到昆华路昆明市第一中学门口;
21:18—21:28驾车到金碧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路边停车;
21:28—21:40步行至医院门口停留;
21:40—21:56驾车到龙辉路尚客优品酒店(昆明学院店)入住(期间23:00—23:10曾到酒店门口景盟特价批发超市购物),之后未外出。
从行程轨迹可以看出,该阳性病例曾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多区域频繁活动,无法排除院感风险。
迫于如此紧急情况,10月13日,经专家组研判,当地疫情防控小组决定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和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实行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每天一检。
停诊、临时管控!多家医院涉疫,状况频出
1. 武汉同济医院临时管控
10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官网发布通告,汉口院区自13日起执行临时管控,门急诊均已停诊,复诊时间待定。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官网
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停诊
今天(10月13日)早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发布停诊公告:接上级部门协查通知,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我院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及环境筛查,即刻起我院(福田区北环大道6001号)门急诊、发热门诊暂停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等服务仍正常运行,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3.北京华信医院保健科所有门诊暂停
今天,北京华信医院保健科发布通知:由于四街坊疫情临时管控,从今日起保健科所有门诊暂停,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
4. 渭南市第二医院停诊
10月12日,渭南市第二医院发布通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自2022年10月13日0时起,我院暂停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住院诊疗、对外核酸采集等医疗服务,具体开诊时间另行通知。
5. 雅安市中医医院停诊
10月13日,雅安市中医医院发布停诊公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即刻起雅安市中医医院暂停门诊、健康体检以及新入院办理等医疗业务,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同时谢绝一切探视,危急重症患者请到急诊就诊。
图源:“雅安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
据不完全统计,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也陆续发布停诊公告:昆山青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震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布定期停诊公告。北京丰台区方庄街道芳星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暂停门诊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医院成为新增感染者所涉风险点位。
10月12日,北京发布通报一例新增感染者,该病例涉及风险点位中包含两家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与中国气象医院:
10月7日16:00-18:00 北京儿童医院
10月8日09:00-11:50 中国气象医院
此外,据东城区此前通报,此前有5名感染者所涉风险点位包含北京儿童医院。
另外,据“赵州发布”,10月10日,赵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紧急通告,紧急寻找10月7日、8日、9日曾到过赵县人民医院的所有人员。
一医学院被划为高风险区!一高校39人感染,党委书记被免
10月9日,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通告,自即日起,将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99号1幢(兰州大学医学院)划定为高风险区。
目前兰州市共有2个高风险地区,分别为兰州大学医学院与兰州文理学院。
初步判断,两所学校应该是发生了较严重的聚集性疫情。
在疫情全国蔓延的情况下,高校聚集性疫情也开始频现。
9月27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1名学生从高风险地区返校后,该校未严格按规定进行隔离管控,10月6日该生被确诊为阳性感染者。期间,该校落实管控措施不力,对出入学校人员管控不严,在集中送餐过程中学生聚集取餐,导致校内疫情扩散。截至10月10日,该校已陆续有39人被确诊为阳性感染者。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10月13日凌晨通报,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牟占军作免职处理!
“隔空”感染再现!深圳20多人感染因他而起
国庆长假结束后,深圳出现了新一轮疫情。10月8日0时-10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本土病例46例。
深圳市疾控中心对全市10月9日以来的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病毒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测序结果显示,大多数个案感染毒株为BF.7、BA.2.76和BA.2.2变异株,其中BF.7变异株为深圳首次检出。
BF.7是BA.5.2.1.7变异株的简称,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亚系,相对于BA.4或者BA.5,它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被称为“最强”逃逸毒株。
近期深圳在流调过程中发现,不少病例是由于不正确佩戴口罩而发生“隔空”感染。
深圳某市民病例A在内蒙古旅游返深后确诊,基因测序结果为BF.7变异株。流调显示,10月8日18时,病例A与市民B在福田区的路边时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
10月10日,市民B确诊。
目前病例A引发的后续关联感染个案已超过20例,并且不排除后续出现新增阳性个案的可能。
此外,近期,深圳福田区曾公布多个类似案例,“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汇总如下:
我刚吐了一口痰
你刚好路过
福田区某生活超市门口,确诊病例A路过时,向旁边的垃圾桶吐了口痰。
一分钟后,病例B和两名好友来到该超市买菜,并在距离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徘徊了大概一分钟。身着白衣的病例B虽然戴了口罩,但整个鼻子都裸露在外。
病例A确诊两天后,病例B也确认感染。
福田区疾控中心流调发现,两人属于同一传播链。
流调员严格指出,病例A吐痰的行为形成了气溶胶传播风险。“病例B戴的口罩虽然把嘴巴挡住了,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这就导致气溶胶吸入呼吸道,从而造成病毒传播。”
地铁口:2人“隔空感染”
福田区某地铁站出入口旁人行通道上,病例张某未正确戴口罩,一名路人同样未正确戴口罩,二人相隔一两米距离,发生交叉感染。
行人道上“一传多”
福田区某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病例蔡某某未正确戴口罩走过,多名同样未正确戴口罩的路人均被感染。
公园里
没戴口罩的大叔“闯了祸”
福田区某公园中,病例彭某某未正确戴口罩,一名路人走过,由于未戴口罩导致交叉感染。
在小区当面“唠个嗑”
造成“一传多”
福田区某小区,病例吴某某未戴口罩在小区活动,与邻居们近距离接触、交谈,当中有些人并未正确戴口罩,最后多人被交叉感染。
疾控专家提醒: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播风险,阻断疫情扩散蔓延,也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控措施。
香港首现XBB.1变种病毒,专家:免疫逃避能力最强
据界面新闻消息,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数据,10月10日,香港新增4656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香港疫情再次严重起来。
在香港的输入个案中,发现一例BA.2.75.2及一例XBB.1亚系个案,其中XBB.1个案为香港首例,为一名50岁女子,9月25日从美国抵港;BA.2.75.2个案则为一名32岁女子,9月23日由新加坡抵港。
香港政府专家顾问、港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XBB.1亚系属Omicron分支,是从BA.2谱系繁衍出的变种,传染性高,但暂时数据不多。XBB.1病毒目前已在新加坡、印度、德国和丹麦等地发现。
对比此前病毒类型,香港新出现的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避能力。
而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10月12日表示,XBB.1是BA.2.10及BA.2.75两种病毒的新变种。
二代变种BA.2.75的免疫逃避能力更甚于BA.4和BA.5,而作为从BA.2谱系繁衍出的新变种,XBB.1亚系的传染性更胜一筹。萧杰恒提及,有研究指出XBB.1的免疫逃逸能力暂时是变种病毒中最强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我们唯有全力以赴,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在狡猾多变的病毒面前,大家首先一定要谨记这个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方式。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