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深圳4家新建市属医院封顶!资源向原“关外”、向社区倾斜

阅读数 3.4万 点赞数 0

有人说深圳是“卷都”,没有生活,一心搞钱?

 

这绝对是一种误解,作为“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深圳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一直在急起直追,努力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

 

图源:卫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圳正快马加鞭,推动医疗资源更优质、更便捷、更均衡,特别是:

 

  • 强“关外”:新医院主要建在原特区外

  • 强基层:社康服务全面扩容、提质

 

好消息不断传来。

 

今年以来,全市已有4家新建市属公立医院全面封顶。

 

“十四五”期间,全市预计新增床位2.7万张以上——

 

  • 2021-2022年底:预计新增3500张以上

  • 2023年:预计新增3200张以上

  • 2024-2025年:集中完工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预计共新增床位2万张以上

 

在社区层面,2022年起,深圳已启动社区医院的建设,方便居民在“家门口”住院、做康复,并逐步给社康中心换“大房子”,最低面积标准提升到1400平方米。

 

到2025年,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其中社区医院数量达到28家以上。

 

(资料图)

 

 

01

重点补强宝安、龙华等

医疗资源“洼地”

 

在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全市正重点朝着三个方向发力。

 

图源:《太极张三丰》截图

 

1. 优化全市布局

 

  • 出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快89个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进度

  • 重点加强宝安、龙华等资源薄弱区域医院规划建设

  • 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二期、宝安区中医院扩建工程二期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2. 补齐专科短板

 

  • 将市大鹏医院建成为脑科和康复医学中心

  • 依托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建设市皮肤病专科医院

  • 建成三级市中医肛肠医院(福田)

  • 加强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规划新建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 建成市第二、第三儿童医院,组建市儿童医学中心

 

3. 建设高水平医院

 

  • 出台支持政策清单,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实施临床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优先布局肿瘤、心血管、感染、神经、呼吸、代谢、消化、儿科、精神、创伤救治、妇产生殖等重点学科群,每年精准引进20个以上能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的高层次医学团队

 

 

 

02

4家新建市属医院项目“封顶”

 

“十四五”期间,深圳继续推进一大批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

 

大量项目将集中于2023-2025年完工,比如市新华医院(2500床)、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2000床)、市第二儿童医院(1500床)、市肿瘤医院改扩建工程二期(1200床)、龙岗中心医院外科综合楼(900床)……

 

2022年以来,已有4个市属新建医院项目传出封顶的好消息。

 

市新华医院

2022年6月已全面封顶

 

  • 项目选址:龙华区民治街道新区大道东侧、民宝路北侧。

 

 

  • 项目定位: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运营主体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项目规划:项目占地面积5.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9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0床。计划2023年12月完工。

 

 

市第二儿童医院

2022年7月已全面封顶

 

  • 项目选址:龙华区民治街道新区大道东侧,民康路北侧。

 

 

  • 项目定位:医、教、研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

 

  • 项目规划:建设床位1500张,占地面积4.0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94万平方米。计划2023年9月完工。

 

 

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改扩建一期

2022年11月全面封顶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位于龙华区龙观东路,2004年建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多年来方便了龙华区居民就近接受与“留医部”同质的医疗服务。

 

 

  • 项目定位: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市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具国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区域医疗中心。

 

  • 项目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拟建住院楼、后勤综合楼,二期拟建门诊医技楼等。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700张。计划2023年9月完工。项目荣获2020年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第三名。

 

 

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

2022年7月Ⅱ标段主体已封顶

 

  • 项目选址:葵涌街道葵新社区,为原葵涌医院迁址重建项目用地。

 

 

  • 项目定位:大鹏新区第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 项目规划:规划建设床位2000张,占地面积约9.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80.25米,地上最大层数16层,地下2层。预计2024年5月完工。

 

 

 

 

03

新建社区医院

以后下楼就可做康复、住院

 

2021年至今,全市新增社康机构109家,新增全科医生2514名,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到了849家,全科医生达到7923名。

 

2022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标准》正式施行,对比原来的“2018版社康标准”,《新标准》在业务用房面积、科室设置、床位、人员、设施设备等都有了全面的调整,想尽办法给社康“提质扩容”。

 

可以说是:

 

要房给房,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当中有两大亮点尤其值得关注:

 

  • 社康中心要“换大房”

     

    社康中心最低标准,从原来的400平方米,提高到1400平方米。一些“袖珍版”的社康中心,将逐步成为历史。

 

  • 社区医院要来

     

    社区医院的建筑面积不低于4500㎡,床位总数不少于 50 张(不含家庭病床),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康复医学科总使用面积不少于 500 平方米。

 

这意味着,以后深圳的老年人下楼就能住院,病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康复。

 

真正实现: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根据《新标准》——

 

  • 常住人口超过10万且辖区内无区级综合医院的街道,至少有1家4500㎡以上的社区医院

 

  • 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的社区至少有1家1400㎡以上的社康中心

 

  • 其他社区至少有1家社康站

 

 

到2025年,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其中社区医院数量达到28家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45%以上。

 

与此同时,加快引进和培养全科医生。

 

到2025年,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将提高到5名以上,社康机构专科医生工作室将达到2000家以上,全市一般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将提升到30%以上、重点人群的签约率达75%以上。

 

 

 

 

 

 

 

 

-End-

「有用就点在看

 

 

 

 

本期封面: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体改处、基层处

 

 

 


本文转载自深圳卫健委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