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你有给手机贴膜的习惯吗?
手机膜发展至今,已衍生出了许多的材质和版本,包括钢化膜、高透膜、磨砂膜、防窥膜、镜面膜、水凝膜、蓝光膜等。
其中,防窥膜因为能够让别人看不到自己手机屏幕上的内容,被众多打工人所青睐。
尤其是互联网发达,个人信息更容易被窥探的今天,防窥膜被戏称为“当代打工人的最后一道隐私底线”。
但没想到,我们如此青睐的防窥膜,却在前几天突然上了热搜。
“防窥膜伤眼睛”、“医长提醒长时间使用防窥膜会视疲劳”等热搜内容让诸多打工人看完非常紧张。
那么,防窥膜到底会不会伤害眼睛?我们应不应该继续用防窥膜?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公共场合私信聊天时,总感觉有人在旁边偷瞄;购物时用手机支付,怕别人会偷看到密码;在高铁或地铁上,打开商业文件也怕被人无意瞥见。
总而言之,担心自己的一些隐私会被他人有心、无心的窥视。
有人会尽可能竖直靠近自己;有人会在查看隐私内容时,稍微用手或者物品挡一挡屏幕;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一个新方法,那就是给手机贴上防窥膜。
没有贴防窥膜的手机,屏幕属于公开空间,你和周围的人都能看清屏幕。
当你把防窥膜贴在屏幕上,属于独享隐私屏,只有正对屏幕或者在特定角度范围内才能看清,而侧面无法看清屏幕信息,从而有效防止个人隐私被窥视。
那么,防窥膜是如何做到防偷窥的呢?
从外面观察,我们的眼睛有眼白和眼珠两部分,其中黑色的眼珠最外面是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角膜,它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可以拍摄物体的影像。
眼球中央的小圆孔——瞳孔,可以接受外界的光线,透过它进入到眼球底部的视网膜上从而形成神经信号,再传递给大脑形成图像。
瞳孔接收的光线信号越多,我们看到的东西就越多;瞳孔接收到的信号越少,我们看到的东西就越少。
防窥膜和普通手机膜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加入了一层防窥涂层。
这个涂层,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通过使用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改变了光线折射角度,让手机可视角度得更窄了。
更通俗一点的来说,就是防窥膜使射入手机的光线反射出去的时候,角度和范围改变了。
反射出去的光线范围变小,我们眼睛收到的信号要么变小,要么变模糊,看到的东西自然要么看不见,要么模糊不清。
光线角度改变,只有处于正确的位置,我们眼睛才能接收光线信号,从而成像。就像你前面有个挡板挡住了眼睛,你只能跑到另外的方向才能看到挡板后面的风景。
现在大家明白防窥膜的原理了吗?
可最近几天,「防窥膜」却被喷上热搜。
#防窥膜伤眼睛#、#防窥膜会影响视力#等热搜话题引起了不少人的紧张和担忧。
还有网友分享表示,自己在使用了2-3个月防窥膜之后,开始出现眼睛问题:“看什么都有黑影,眼球也经常布满血丝,感觉眼睛都要瞎了”。
那么,防窥膜的使用真的会对伤害眼睛健康吗?
但从本质上来说,防窥膜伤眼的结论并不科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也说:其实目前还没有防窥膜是否会伤眼的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
仅仅从眼健康的角度看,屏幕过亮或暗都不利于眼健康,就像我们晚上关灯玩手机、经常直视高强度光源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一样。
其实,眼睛受到的伤害大多数是长期、慢性、多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过于迷信某一产品,也不要对某一因素过于恐惧。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通过它不仅可以观察世界,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却越用越伤,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眼部疾病的困扰。
这些眼部疾病不仅影响视力,还有着更多危害。
《英国眼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科疾病,有可能会提升痴呆症风险。
这些研究和论文也指出,眼睛的健康与个人生活是否健康(例如吸烟,肥胖或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糖尿病有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从而导致失明,尽管它是可预防和控制的致盲性眼病,但因为中国患糖尿病的人很多,自1990年以来患病率一直在上升。
还有,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很多都是因为生活中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
因此,与其在眼睛生病之后花钱去治疗,近视后做昂贵的近视手术,不如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健康的用眼方式,让自己眼睛更健康。
1
多去户外放松眼睛
对于现代人来说,在户外运动、透气成了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
就拿办公一族说,上班天天久坐在室内,而到了下班时间,又是匆匆忙忙回家,更不用说,不少人周末的休闲模式也是看电视、上网、聚餐、睡觉、打麻将,户外运动往往很少。
研究发现,沐浴在大自然阳光下,是预防近视的有效办法。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龄前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成年人也应当多去外面,环境眼睛疲劳的时候放松自己身体。
2
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首先要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要长时间看各种电子屏幕,这样不仅会导致眼疲劳,还会让眼睛干涩、疼痛,视力下降!
其次培养良好读写习惯,读写时保持“一尺、一拳和一寸”: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最后,光线的好坏对眼部健康也有重大影响,不论公司、家庭、教室,避免使用高强度、刺激性光源,晚上用眼应保证房间顶灯或台灯至少有一个打开,台灯宜放置在用眼对侧前方。
3
如何吃,让眼睛更健康?
为预防角膜干燥、眼干涩、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夜盲症等,平时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
比如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西红柿、空心菜,都是补充这些营养的绝佳食物。
香蕉也是性价比超高的水果,香蕉中的钾可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盐分,让身体达到钾钠平衡,缓解眼睛的不适症状。它还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能避免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眼珠无光、失水少神。
生活中,很多疾病并不是因为我们用了什么东西导致的,而是我们错误、过度的使用这些东西。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防窥膜妖魔化,但也同时注意用眼方法,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如有眼科疾病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医生卡片预约挂号哦~
北京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深圳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杭州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上海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青岛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长沙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成都名医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参考资料
1、Celia Vimont,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Should You Be Worried About Blue Light?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近视防治指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 025(008):1-4.
3、Tingling Xu, et al., (2020).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vision los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DOI: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0)30254-1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防疫宝箱】
超值防疫药包
最新政策解读
三甲名医问诊
最全防疫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