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1月5日,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官微发文,呼吁全体职工及职工家属,为一位“阳”了后带病坚持工作,导致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医务人员献血。
为什么这个病与阳后坚持带病上岗有关呢?在这里简单科普一下。
因为病毒感染后,造成了免疫力下降,这时候如果得不到休息,身体就会产生过度应激反应和容易继发感染。
一是应激反应,会导致身体产生大量的长链条因子,而自身金属蛋白酶无法消化致病因子从而导致血栓并带来一系列病状。
二是继发感染后,体内的免疫力就会增高,一高就会削弱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从而导致致病因子无法被消化。而金属蛋白酶可以作用于一种长链细胞,把它们裁剪成小段,如果金属蛋白酶失去活性长链细胞就会缠绕血小板变成血栓,血栓会堵在血管中对流经的血红细胞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溶血,继而导致贫血。
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病,发病快、隐匿深、死亡率高。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就是血浆置换和激素应用,以及抗血栓治疗。血浆置换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患者血浆中相关性的致病因子,减少炎性介质,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在这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血浆。
但是自从放开以来,献血人次和献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7%和54%。全国多地血库告急!
也正是鉴于此,一些医疗界的“大V”呼吁应该扩大献血人群,包括呼吁废止2020年11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中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后6个月内暂拒献血”的规定。
但说实话,自从实行无偿献血以来,“血荒”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曾经为了平衡临床用血,有的地方,哪怕患者是消化道大出血,也必须有献血证才能输到血。如果没有,必须患者家属去献,然后凭献血证才能到血库里领到血。
虽然是被逼无奈,但有些医院却害怕这样容易出事,惹出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麻烦。
那,医院能怎么办呢?
于是,很多医院与当地中心血库达成协议,每月或每季度组织本院职工献一次血。献多少血,就可以拿多少血,以换取医院急救病人紧急用血权。
也就是说,医务人员用自己的热血为病人换来了临床用血。这一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是一种墨守成规的存在。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作为医生,我就多次参加过这类的献血。
红楼梦里,袭人夜里把玉捂热,怕二爷宝玉戴的时候凉,这是丫鬟伺候主子。而医护人员为了病人用血,自己定期献血,这不是“德”,而是“卷”!
德也好,卷也罢,这在平常倒也罢了,没人计较。中国的医疗,医务人员一直都在默默扛下很多。
但是,疫情放开后,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被感染,都带病坚持上岗,轻伤不下火线,人人咬牙坚挺,拼尽全力的打好这一场战疫。
就在1月11日,山东某市医院的一位年轻医生,因为阳后坚持工作,下班后猝死了,年仅29岁,刚成家。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临床不断井喷的用血需求,1月3日,河南一家三甲医院竟然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再难的事,只要一举道德的大棒,一切就迎刃而解,让一线医护人员有苦说不出。毕竟“觉悟低下”这顶帽子谁都不愿戴,也谁都顶不住。
都说慈不带兵,可也不能老是逮住医务人员这波人往死里薅,把中央关爱医务人员的政策架空啊!
这样对待职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绑架,有意思么?
还是那句话,不要拿底层医务人员的鲜血去涂自己的“红顶子”!
血荒,就该医务人员撸起袖子抽?那些病人陪护呢?那些患者家属呢?不该为他们的亲人献血吗?
《甄嬛传》里有一句台词:
安陵容:“这宫里太冷了。”
甄嬛:“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
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社会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许多人明显的双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别人一定要去做到。希望别人家国天下,自己闷头负责顾自家。
要知道,目前医务人员,他们许多人还都在带病上岗,发着高烧工作啊!
这一个月来,医院人满为患,他们哪一个不是拼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时候,他们都应该被温柔以待,而不能再让他们负重前行了。可如今,我们不敢奢望让他们好好休整一下,可怎么着也不能让他们拖着疲惫的病躯去献血吧?
说实话,看到这则消息,真是让我产生不忍直视的愤怒,徐徐道来的悲凉!
于心何忍啊!
《生活大爆炸》里说:“你太善良了,这个世界将把你啃得尸骨无存。”三年来,只要一声令下,医务人员二话不说,铁血担道义,血汗写诗篇,以健康守健康,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谁让他们是医务人员呢?
但是,人不能欺负老实人啊!不能在一波人身上使劲薅啊!没有人应该善良,医者只是选择了善良。请不要拿医务人员的善良当作好欺负!当回报善良的不再是感恩,而是无度的索取,便是善意从这个世界消失的开始。
无论是疫情还是血荒,其实都是一场大考。考人心,考良心!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