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国人“头号死因”脑卒中的一种——脑梗死,有这五大症状你不知道!

阅读数 1.4万 点赞数 0

 

脑梗死俗称脑中风,医生叫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大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中风致死致残风险高,危害成年人健康第一位

 

2018年我国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仍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5大特点。我国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病因,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病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脑梗死的危害。

 

人的大脑如同一片水稻田,脑血管如同稻田里的沟渠,灌溉营养我们的大脑;沟渠里缺水,部分秧苗就会枯萎;脑血管堵塞,供血部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组织开始逐渐死亡,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已经死亡的脑组织即使在血管再通,仍无法可逆的复活。

 

你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梗死的脑组织无法复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治疗?

 

 

  • 脑组织耐受缺血缺氧能力差,脑细胞死亡后无法逆转,积极治疗可以挽救“缺血半暗带”。

 

当脑梗死发生时,我们积极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已经死亡的脑组织,而是积极治疗梗死周围的脑组织,我们称之为“缺血半暗带”,这部分脑组织发生了缺血但并未梗死,往往及时有效的积极治疗可以得以挽救。

 

 

脑梗死的危害根据梗死的部位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

 

 

下面我们将按梗死部位,简单说明脑梗死的危害。

 

 

一、

腔隙性脑梗死

 

 

  • 腔隙性脑梗症状少,明确病因是关键,高危因素需明确,药物预防是关键。

 

这属于症状最轻的脑梗死,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少数表现为头晕等脑缺血症状;此类脑梗死往往提示脑血管已经出现了问题,此时需要进行初步筛查明确高危病因,以预防更为严重的梗死。 

 

 

 

二、

基底节区脑梗死

 

 

  • 基底节区梗死残疾重,偏瘫失语都可有,积极治疗和康复,再次梗死要预防。

 

这是最常见的脑梗死部位,出现最典型的三偏症状——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同时可伴有失语;此类脑梗死往往遗留残疾。若梗死后一侧手脚完全无法动弹,积极治疗后仍可能遗留偏瘫,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法回归社会与工作,同时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若梗死后一侧手脚力量下降,仍能简单活动,积极治疗加上后期的康复锻炼,则有希望能够生活自理,甚至可以回归社会

 

(图中黄色圆圈内统称为基底节区)

 

 

三、

大脑半球或大面积梗死

 

 

上面两种类型的梗死都是脑袋里的小动脉出现堵塞引起,当脑袋里的大动脉出现堵塞时,则会引起大面积梗死。

 

  • 面积梗死病情重,药物治疗要积极,手术治疗必要时,抢救生命是关键。

 

当供应大脑半球的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则该侧大脑半球发生梗死或大面积梗死,梗死的脑组织都会发生肿胀。

 

我们颅腔的容积是固定的,一旦大面积梗死的脑组织或者梗死的大脑半球发生水肿,则容易挤压正常脑组织,使得正常脑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病情,正常脑组织移位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这类脑梗死病人往往病情较重,轻者偏瘫失语、重者昏迷甚至死亡,重残和死亡率极高。

 

治疗上除了脑梗死常用的药物:疏通血管、营养神经、改善脑组织水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外,多数还需要手术治疗: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

 

 

 

四、

小脑梗死

 

 

  • 小脑梗死需提防,前方脑干是中枢,预防压迫是关键,积极治疗恢复好。

 

小脑主管人行走奔跑时的平衡。一旦发生小脑梗死,直接的表现为平衡失调,行走困难;小脑梗死面积大时,梗死脑组织水肿向前压迫脑干,此类情况,病情危重,致残致死率较高

 

脑干长时间受压迫,出现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一侧小脑梗死后,积极治疗后对侧小脑可以代偿,多数病人通过康复锻炼可以恢复正常。

 

 

 

五、

脑干梗死

 

 

  • 生命中枢在脑干,神经丰富功能多,梗死之后症状重,呼吸心跳可骤停。

 

脑干的功能很多,脑干分为脑桥、延髓,共有10对颅神经从脑干上发出,同时脑干如同传递器,将大脑的信号传递给机体,大脑通过脑干传递信息指挥机体活动,脑干梗死后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人的呼吸、心跳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控制呼吸、心跳的中枢就是脑干。

 

一旦发生脑干梗死,轻者出现颅神经受损表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面瘫、疼痛等等;重者影响呼吸心跳危及生命

 

 

 

专家风采

李方明,主任医师,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血管介入中心主任、脑卒中中心执行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医学博士

 

擅长:

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

 

详细介绍: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深圳市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荔园优秀医师。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颅内外支架植入、急诊动脉溶栓、动脉取栓),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主持多项广东省及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荣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10余篇。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查看更多全国医生
点击下图,马上预约

 

▼▼▼

 

1242-310.gif

医生专访专题页(总)banner.jp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