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很多人说:天气比较湿热的时候,就总觉得每天都没啥精神、乏乏的,多吃点东西就胃胀胃难受,消化差……
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湿气惹的祸。那么,究竟怎么祛湿气好呢?
体内有湿气的2个典型表现
①舌象:舌苔油腻,或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②大便:溏稀不成型或冲不干净,或隔三差五便秘。
湿气太重的危害真不小
①对颜值的影响:身材变胖、面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长痘痘、头发油腻容易生头皮屑、毛孔粗大、早上起床眼屎多、鼻头发红、口气重等。
②对健康的危害:容易引起便秘、肾虚、妇科炎症等问题,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也和湿气有一定关系。
吓得我赶紧去晒太阳祛湿气
隔三差五的喝红豆薏米汤、祛湿茶、祛湿药膳补汤,拔罐刮痧,痘痘还是长,气色也没变好,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你可能不知道,湿气还分普通湿气和顽固性湿气。对付顽固性湿气,有些简单的祛湿方法并不管用。
如何辨别顽固性湿气?
下面的17种症状,如果符合2~3条以上,就说明你体内有顽固性湿气:
顽固性湿气可能有这些并发症
除了上面的症状,顽固性湿气往往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细思极恐,想祛湿气要怎么做比较快?
中医外治健脾祛湿
艾灸:
艾叶有温经、散寒、祛湿的功效。通过艾灸、隔姜灸、隔附子灸、火龙罐、督脉灸等可以起到温阳健脾、散寒除湿的作用。
中药沐足:
足部是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交汇的地方,中药沐足借助中药的药性以及水的温热之性,通过这六条经脉运行全身,起到温阳补肾、活血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日常可以挑选艾叶、白术、生姜、茯苓、防己、薏苡仁等煎水泡脚,也可找中医师辨证,制定适合自己的中药沐足方。
穴位按摩:
人体内湿气的形成,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它一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承担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运化水液。简单来说,脾就如同人体内的抽水机,脾气强健,饮食能正常消化、水液能正常代谢,水湿才不容易聚集。脾气虚弱,即使我们健康饮食,也难免会有内湿积聚。因此,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朋友来说,从现在起就应当“未雨绸缪”,常按健脾祛湿穴。
药膳食疗助力祛湿
陈皮茯苓山楂茶:
陈皮2g、茯苓5g、山楂5g,将药洗净之后开水泡代茶饮。适用于脾虚湿困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乏力、大便溏薄等人群。
赤小豆薏米茶:
赤小豆30g、薏苡仁30g,将药洗净后用水煎煮30分钟后即可食用,可加冰糖、蜂蜜调味。适用于湿热困脾所致乏力、口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粘滞不爽、腹泻等。
白术芡实砂仁猪肚汤:
白术10g、芡实10g、砂仁5g、猪肚半个或1个、生姜5片、胡椒适量。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畏寒肢冷、腹痛绵绵、口淡纳差、恶心、完谷不化、腹泻等。
木棉花粥:
木棉花10g、粳米适量、冰糖适量。适用于湿热内盛所致口苦口粘、咽干、湿疹、口疮、痢疾、小便淋涩不畅等。
日常祛湿保健妙招
坚持运动:
适当的运动出汗可以帮助体内水分代谢出去而祛湿,通过中医八段锦、太极等运动还可以强身健体、疏通经络、健脾祛湿。
起居防潮:
保持居处环境的干燥和室内空气的流通;天气比较干爽的时候,被子、褥子、衣服应经常晾晒,防止湿气的侵袭。
注意保暖:
入春后,很多年轻人为了美观而穿衣单薄,长此以往容易伤及阳气,从而影响水液运化而产生湿气。
时常泡脚:
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每次15~30分钟即可,以助长体内阳气,亦有助于减少湿气。
如若大家湿气太重已经出现了糖尿病、高血压、反复咳嗽、消化不良等并发症,一定不要拖延,及时就医是关键!今天,健康160给大家推荐2位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有需求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挂号咨询哦!
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如果你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在明天的晚安心语里,也许就能得到解决方法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