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殊不知,天气闷热,蛇、昆虫等也变得烦躁不堪,它们为了避暑,就会到阴凉的地方。大山、公园、绿道成为它们最爱出没的庇荫地。
蜜蜂螫伤可用碱性液、肥皂水等弱碱性溶液冲洗和湿敷伤口,其他蜂类可用酸性液冲洗、湿敷。也可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反复冲洗伤口。
适用于四肢螫伤。在被伤肢体的近心端用止血带、橡皮筋或布带等缚扎,每隔15~20分钟稍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能减缓毒素扩散。
如有毒刺遗留在伤口处,即用针挑出。
如曲咪新乳膏、卤米松乳膏、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等,有抗毒、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群蜂或大黄蜂螫伤或局部、全身症状明显者,尽快到医院进行综合治疗。
可用肥皂水、氨水、苏打水或清水反复清洗伤口。
其他处理同毒蜂螫伤。
其临床特点为:急起畏寒或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颜面和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严重者出现谵语、烦躁,血压下降,还可并发肺炎。
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褐色或黑色焦痂和鲜红色小溃疡,全身出现暗红色斑丘疹,还可见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等。外斐反应阳性可诊断。本病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则预后良好。老年人、孕妇及合并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好。
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碘酒或其他消毒剂。
对于有恙螨叮咬或者野外活动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要认真检查身上是否有焦痂或溃疡,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诉医生野外活动史等。
蜱虫也叫壁虱、牛虱、草蜱虫,为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能叮咬宿主吸血,引起一定中毒症状,而且能传播立克次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导致相关的感染性疾病。
相关感染性疾病,如森林脑炎、Q热,均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无形体病,可出现发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
被蜱虫叮咬后不可强行拔除,因蜱虫在吸血的过程中可能将整个头部钻进皮肤肌肉里面,若强行拔除,易使头部断折于皮肤内。
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或用烟头、蚊香烧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数分钟后蜱虫就会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虫拉出。
去除蜱虫后伤口用碘酒或碘伏消毒,如出现中毒症状者给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地氯雷他定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如发现蜱的口器(头部)断在皮内要送医院手术切开取出。
用绷带(最好是弹力绷带)在患肢进行绑扎,减缓蛇毒的扩散。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对伤肢进行固定。
反复用清水冲洗伤口,以减少伤口残留的蛇毒。
尽量记住蛇的外形特征,或用手机拍下毒蛇照片,以便医生判断致伤蛇种,精准用药。
眼镜蛇、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等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可在伤口处用小刀或瓷片行“一”字或“十”字切开,以排出毒血。竹叶青、五步蛇等血循毒毒蛇慎用切开疗法,以免流血不止。
可呼叫120协助送至医院,在送院过程中,避免受伤者运动。最好采用交通工具运送,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送医院治疗。
1、野外活动时候,要穿长衣长裤,高帮鞋子,把裤脚绑紧,也就是不要有皮肤裸露。
2、准备一支硫碘软膏,涂抹在脚部和小腿上,因为大多数蛇害怕硫磺和雄黄的味道。
3、在外面进入林区还要戴帽子,防止挂在树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
4、尽量避免走入草丛深处。
5、如果非要穿过草丛,最好随身带一根小木棍,采用“打草惊蛇”的办法,边打边通过。
资讯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部分内容转自:深圳商报、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