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央视科教频道节目《健康之路》,曾报道过一个真实案例:
9岁女孩小美,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身高“突飞猛涨”,成了班级最高的女孩。小美父母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然而,不久后小美来“大姨妈”了。这时,妈妈才发现,孩子的乳房早就已经开始发育了。
妈妈赶紧带小美去医院检查。结果,她被确诊:性早熟。
检查发现,小美的骨龄已经达到了12岁,预估成年后身高不足1米5!一家人悔之不及。
近年来,性早熟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患性早熟率逐年飙升。全国约有53万名儿童患有性早熟,但就诊率不到30%。
所以,几岁发育算性早熟?性早熟有什么表现?会影响孩子身高吗?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所谓性早熟,一般是指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
▪女孩8岁前
乳房发育,长出阴毛、腋毛,或者10岁前来“大姨妈”。
•男孩9岁前
丁丁和蛋蛋变大,长出阴毛、腋毛,变声、喉结突出、长胡须、遗精等。
△ 性早熟儿童症状;图源:网络
除了性器官的过早发育,短时间内身高猛增,也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
正常情况下,3岁到青春期期间,身高增长幅度一般为每年5~7厘米。如果孩子半年就长高6~7厘米,你别高兴太早,这可能就是性早熟。
是的。
•真性性早熟
人体内控制生殖系统发育的,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如果性腺轴提前启动,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导致的性早熟,就是中枢性性早熟。
这类孩子由于性发育过早,骨骼成熟较快,导致骨骺提前愈合,会长不高。
•假性性早熟
通过外部摄取过多的性激素导致的发育过早,这种情况是没有经过大脑中枢“授权批准”的。只是性激素“亲手”创造了第二性征。
青春期发育之前的孩子,体内只要雄激素或雌激素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与雄激素或雌激素相对应的第二性征,但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生育能力。
△ 图源:soogif
判定“真假”性早熟,需要在医院进行相关激素检查,同时还要结合患儿性发育状态、性征进展情况、身高和骨龄的变化、B超等结果,由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但是,不管是假性早熟,还是真性早熟,都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家长都应该重视。
性早熟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大:
•影响成年身高
性早熟的患儿由于青春期提前,性激素提早大量分泌,致孩子暂时生长加速,身高较同龄儿高,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小孩”。
但由于伴随着性激素升高,过度消耗生长潜能,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在本该继续生长的年龄反而会出现生长停止,最终导致成人身材矮小,也就是“矮成人”。
△ 图源:网络
•造成心理伤害
性早熟的孩子,会出现月经早初潮、早遗精或肥胖等。身体出现明显变化后,她们可能会受到同学的排挤、孤立、嘲笑或者侮辱。这时,没有他人及时帮助,他们可能会开始自闭或者抑郁。
•性行为提前
性早熟孩子,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还很幼稚。
身形明显变化后,她们可能会被同龄人排挤,却会吸引高年级男孩。这些男孩可能会引诱她们做出亲密行为,比如接吻甚至性行为。
同时,性早熟孩子遭受性侵的风险,也会直线增加。
△ 图源:soogif
•引发成年疾病
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于特定疾病导致的,如卵巢肿瘤、睾丸肿瘤、颅内肿瘤等,也就是说病理性性早熟很可能伴随着肿瘤风险。
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更多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这几点要做好:
•不要滥补
广东人喜欢煲汤,经常在汤中放人参、虫草、桂圆干等滋补食物。还有家长会给孩子买燕窝、雪蛤,或者牛初乳、蛋白粉补充营养。这些滋补品含有雌激素、泌乳素等性激素,长期滥补容易“催熟”孩子。
•避免激素污染
家长要将避孕药或其他性激素药保管好,孩子误服后会导致提早发育。有些护肤品、洗护用品存在一些激素类的成分,如果给孩子选择不当,也可能导致性早熟。
•健康饮食
很多孩子爱吃油炸食品、零食,还养成了饮料当水喝的习惯,加之餐桌上鸡鸭肉鱼蛋不断,久而久之就会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出现。
•减少心理刺激
要对孩子观看的读物及影视作品、短视频把关,尽量少看含有性暗示的画面。
•不要熬夜
熬夜、晚睡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很多长期晚睡的孩子,生长缓慢。同时,尽量不要开夜灯睡觉,长期光线刺激也可能诱发儿童性早熟。
•适当运动
要让孩子适当的运动,平时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散散步、跑跑步、打打球、游游泳。
儿童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儿童性早熟风险,这方面女童高于男童。
如果你对#儿童性早熟#还有很多疑问,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咨询医生哦!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