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60
首页
关注
打开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确定
国家卫健委指定,京沪7家顶级三甲医院“南下”帮扶
阅读数 3.3万
点赞数 0
一周新闻集锦。
整理丨
王晓
医疗政策
▌
十部门联合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3年收官之际,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迎来新指示。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中央编办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将从局部试点走入全面推进时代。
《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和要求,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
重塑疾控体系,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将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
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28日,国务院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
《意见》提出,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牌子,要求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司长张国新表示,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疾控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
张国新认为,要战胜病毒和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持。回顾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历程,新冠病毒分离和基因组测序的率先完成,疫苗、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攻关行动的高效开展,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在流调中的广泛应用等都与科技支持密切相关。
他进一步解释说,今后将充分发挥好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领头雁和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的骨干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提升各级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
(国家疾控局,中国青年网)
▌
疾控监督员制度在全国49个地市展开试点
12月2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疾控局规划财务与法规司司长李正懋介绍,
我国在上海、广东、四川等 9 个省份已经启动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在49个地市遴选861名专职疾控监督员和3484名兼职疾控监督员,进驻1200余家医疗机构。其中,浙江、甘肃已开展全域试点。
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局也举行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通气会。上海市选取了浦东、长宁、嘉定三个区作为试点区,全方位推动试点工作因地制宜落细落实。支持浦东新区推进对辖区内8个医联体、覆盖120余家医疗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加强对数字化监管赋能疾控监督员的实践探索;支持嘉定区把试点工作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举措,加强对疾控监督员的系统化培训机制建设;鼓励长宁区发挥区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果优势,探索构建疾控监督员循环督查机制与评价体系。
上海各试点区累计遴选并培育专职疾控监督员人才队伍60余人,已纳入试点医疗机构共计170余家,疾控监督员到点派驻工作全面开展。
(新京报,健康上海)
▌
四部门发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
12月25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上述文件还明确提出严控医院无序扩张,严禁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
根据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2009年至今,公立医院负债总额不断增长。2009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3687.2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增长419.37%,资产负债率达45.10%。负债总额10年增长超万亿元。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一半以上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问题,造成负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公立医院的无序盲目扩张方式,正是导致公立医院负债压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愈加紧迫,医院运营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实现“降本增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医院建设
▌
海南制定“院包科”计划,京沪7家顶级三甲来助阵
12月27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举行“院包科”帮扶工作座谈会及集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集中签约,正式开展“院包科”帮扶工作。
“院包科”原则上输出医院采取委托管理模式,输出医院提名人员担任中心负责人(科室主任),统筹调配中心原有团队,享有中心内人员任免权,如任免科室副主任、亚专业组长等;享有科室绩效分配权,根据中心发展需求制定中心绩效分配方案,调动中心人员积极性;享有参与医院关于中心发展重大决策权,包括中心重点发展方向、重大设备购置等。
海南省受援医院负责支付管理费用,保障输出医院人员薪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生活保障,为专科提供托底支持和保障,充分授权输出医院运营管理。同时,为让输出医院派驻专家更好地融入海南省,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与海南省医学会研究支持“院包科”工作事宜,明确输出医院派驻的副高及以上学科带头人,聘任其担任对应海南省专科分会的名誉主任委员,带动专业协会发展。
海南此举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据悉,“院包科”帮扶工作计划是由海南省卫健委经与国家卫健委沟通制定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委属(管)医院或国家医学中心、国家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作为输出医院,帮扶海南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工作。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揭牌
12月30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揭牌活动暨干部聘任大会举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是由安徽省政府、蚌埠市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蚌埠医科大学四方合力打造的全省首家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位于蚌埠淮上区,将充分发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技术、品牌等优势和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用,建成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等,形成了沪皖互通、广泛辐射的“全生态分级诊疗”,将为皖北乃至更广大区域的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提供便利,奋力打造医疗技术先进、辐射带动有力、人民群众满意的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
(蚌埠发布)
▌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揭牌
12月29日,河南省政府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揭牌及总院长聘任仪式。
今年7月份,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获批成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双方依托已规划建设的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项目,在创伤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在河南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和均衡布局,持续提升河南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据悉,12月4日,河南官方通报,该省已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1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中国新闻网)
▌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全面运行
12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全面投入运行。
华西厦门医院总用地面积约10.51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约26.3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医院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统筹,华西医院牵头运营,实行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所附属医院同一标准的同质化管理。
厦门市卫健委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于2022年9月起开放试运营,期间开放口腔、心理、肾内、神内等10个诊室。
据介绍,华西厦门医院将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厦门市民提供更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未来,医院的医疗服务不仅覆盖厦门市,还将覆盖周边的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龙岩市等东南沿海地区,并延伸到粤北、赣南等地域,建成“立足福建、引领东南、辐射一带一路”的小综合大专科三级综合性医院。
(央广网,金台资讯)
人事任命
▌
华西医院换帅,罗凤鸣任院长
2023年12月26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宣布四川大学决定:罗凤鸣同志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因年龄原因,李为民同志不再担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职务。
罗凤鸣生于1970年8月,曾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务副书记。
根据医院官网信息,罗凤鸣是肺免疫炎症研究室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呼吸疾病发病机制及应用转化研究。罗凤鸣走入大众视野是在2020年,是全国最早一批到达武汉的带队医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接管和重建重症病房。面对中心氧压过低、氧量不足等棘手问题,罗凤鸣创造性提出用“传统高流量+面罩钢瓶供氧”或“无创呼吸机+鼻导管钢瓶供氧”方式。
据悉,前任院长李为民任华西院长长达近11年,他也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一直围绕肺癌早诊早治关键技术及早诊早治体系建设、开展临床与转化研究,在复旦版2022年度“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位居呼吸科专科综合及专科声誉榜的全国第三。
(医学界)
▌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举行
12月28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郑州举行,继今年7月15日隆重举行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揭牌仪式以来,省医学科学院迎来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经省医学科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聘请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王宁利担任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会上,《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章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审定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的重建省医学科学院各项工作将进入全面推进、全面落实的新阶段。
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他指出,省医学科学院要按照“临床出题、研究所解题、企业孵化、推广应用”的思路,打通临床、科研、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快形成“基础研究+临床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产业培育”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要培育大健康产业,坚持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统筹谋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大力引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努力在前沿领域、细分赛道抢占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
(河南日报,金台资讯)
产业观察
▌
载入历史,首家中国创新药企被跨国药企收购
12月26日下午,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US)宣布收购中国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亘喜生物集团(GRCL.US,下称“亘喜生物”)。这是史上首个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被跨国药企完整收购的案例。消息公布后,当日美股收盘,亘喜生物暴涨超60%。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若交易完成,亘喜生物将从纳斯达克退市,作为阿斯利康全资子公司继续在中国及美国运营。
亘喜生物是一家面向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发现和开发突破性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021年1月8日,亘喜生物在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交易,成为第4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细胞疗法公司。
据其官网,亘喜目前有5款在研产品——GC012F、GC509、GC502、GC508、GC506,囊括自体CAR-T疗法和同种异体CAR-T疗法,其适应症包括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新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实体瘤等。
阿斯利康在公告中特别提到,此次拟议的收购将为阿斯利康不断扩充的细胞疗法管线增添一款名为GC012F的潜在疗法。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亘喜生物被阿斯利康完整收购,表明Biotech的出路不止Biopharma一条,只要临床数据足够优异,研发上有特长,能够获得国际认可,“牵手”大型药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澎湃新闻)
展开全文
本文转载自医学界智库
本文章相关疾病
感冒
个赞
快来点个赞
推荐机构
相关阅读
魏博士分享“咳喘病人宜多食干姜(生姜)、萝卜”
魏赈权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季节性高发!儿童呼吸道感染,如何应对?
孙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全面崩盘,消费医疗交出史上最差一季报!
健康160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亲,已显示全部哦~
举报评论内容
黄牛信息
* 您需确保举报内容真实性,将与您的平台信用关联。
提 交
确定删除此条评论
取消
确定删除
复制
删除
取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