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这个季节里,感冒似乎成了“常客”。家里、地铁、公交车里……时不时听到打喷嚏、咳嗽的声音。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出现发热症状的人也很多。
那么,突然发烧了,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发烧,在医学上称为“发热”,是人体对外来病毒或在内部炎症刺激下做出的反应,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本能自我保护。
所以适度的发热,其实是我们人体在发挥“主场优势”。通过发热,可以对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进行杀灭或者降低他们的活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人体。
只是这个过程确实不那么舒服,发热过程包括三个时期:
●体温上升期: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颤。
●高热持续期: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脉搏呼吸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退热期: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因此不少人认为捂了一身汗出来后烧就退了?其实不然!
出汗是退热的结果,但并非退热的原因。当发热进入“退热期”时身体会自发散热而出汗,在这之前再怎么捂都是捂不出汗的。
严格来说,捂汗是不可取的。
当人处于体温上升期,出现手脚冰凉、寒颤时,捂可以减少寒颤带来的不适。而一旦进入高热期,身体不再觉得冷时就绝对不可再捂热了。
尤其是婴幼儿,过度地去捂反而易引起“捂热综合症”的发生,造成脱水、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昏迷、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1
什么情况要吃退热药?
在临床上,一般认为肛温≥38 °C就是发烧了。
但更常见的做法是量腋下温度,腋温≥37.5 °C就是发烧了。按照腋温的高低,发热分为:
但是很多人以为“发烧了就应该马上吃退烧药,让体温越快降到正常越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首先是年龄段的区别:
2个月内新生儿:禁用任何退热药,有发热问题及时去就诊来解决。
2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小孩:不适合口服布洛芬,最好是备着对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其中一种便可。
还有发热后要不要吃退烧药,不能单看体温高不高,更要看人舒不舒服,精神状态好不好。
如果没有觉得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39℃也可以不吃退热药,建议多喝水、多休息;
如果觉得很不舒服,即便体温没到38.5℃(2月龄以上儿童为体温≥38.2℃)也可以使用退热药。
2
物理降温也有效
物理降温并非完全不可取,有些特定人群(婴幼儿、对退烧药过敏、肝脏功能较差的人)若是发烧应首选物理降温的方法。
●局部降温:
√温水擦拭:可以用温湿毛巾擦拭腋窝、四肢,将高温传导发散。同时注意穿轻薄衣服有利于散热。
√冰袋降温:可以用冰袋冷敷或冷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及腘窝(膝盖后方凹陷处)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刺激,整个过程不要超过30分钟,不要在一个部位停留太长时间。
×酒精擦拭:发热时皮肤血管会扩张,因此高浓度酒精会引起皮肤收缩出现寒颤,不利于散热。另外酒精也会通过皮肤吸收和呼吸道进入体内,有可能引发酒精中毒。
●全身降温
√温水浴:并没有明确证据说不可以洗澡,只是在洗的过程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量力而行。
首先保证室内合适温度,避免着凉。另外用温水洗,水温一般略高于体温1℃-2℃即可,大概10分钟速战速决。最后洗澡后记得及时补充水分。
×冷水浴:冷水不仅无法降低人体核心温度,还有可能使得人体受凉,进一步加重发烧。
●多饮温水
多喝水可以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使体温下降。另外,多喝水就能多排尿,体内的毒素也能较快排出体外,对缓解发烧、肌肉疼痛很有用。
这里再补充一点,“有人说剧烈运动出汗后就好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剧烈运动后往往感冒、发热的症状会加重,一定要多休息。
●室内环境做好通风把控
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各通风半小时,不过通风时人要注意保暖。
若是体温超过3天没有下降的趋势,或有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精神差(发蔫)、头痛、咽痛、咳嗽、腹泻等,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深圳医生推荐
戳下图即可挂号/咨询
↓↓↓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