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奋起直追的深圳医疗。
近期,深圳连续有3家大型医院项目传来竣工的消息。三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规划床位超5000张。它们的投入使用,将极大丰富深圳的医疗资源。
深圳最大儿童医院
投资26.8亿元,设1500张床位
6月6日,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位于龙华区民治大道与民康路交会处。项目总投资26.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为31万平方米,总床位数1500张。它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属三级甲等儿童综合医院。
作为深圳市“十四五”卫生事业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院对标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建成“研究型、智慧型儿童医院”,打造大湾区一流儿童医疗中心。
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效果图
医院地上共16层,建有四座塔楼,一高一低由一根轴线“背靠背”连接在一起。项目设计抛弃了传统的医疗裙房加高层塔楼病房的布局模式,将塔楼功能均匀分配在裙楼之上,在国内首创既独立又连接的院落式病房布局。
地下则利用场地高差形成双首层交通系统。地下设3层停车场,车位与病床数按1∶1配置。地下室与地铁5号线民治站无缝接驳,方便公共交通出行病患进出医院。
据了解,该院规模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的2倍,日门诊量可达1万人次,随着该医院的投入使用,深圳及周边地区儿童的医疗条件有望得到改善,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也将得到优化。
深圳市儿科医疗资源布局方面,还有两大项目在建。一是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项目,建筑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竣工验收。二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科教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9万平方米,计划增加床位600张,预计于2024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国内最大单体医院建筑
投资超43亿,规划床位2500张
据新闻报道,深圳市新华医院项目5月初通过竣工验收。深圳市新华医院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新区大道与民宝路交汇处,总投资43.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0.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0张。
该项目是国内目前在建的最大单体医院建筑,是深圳市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重要部署。新华医院将委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负责运营,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区域医学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
据媒体报道,该项目不仅仅是一家医院,更是深圳市首座超大型智慧医疗综合体。新华医院有别于常规的医院,在设计初始便被定义为一座医疗城市综合体,其旨在打破建筑与城市的边界,采用高度信息化的方式,打造一座高效、智慧的现代医院。大家不用取号排队,而是通过智慧叫号系统实时知晓排队进度,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前往就诊即可;在等待期间,人们不仅可以在医院内部的餐厅、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休息,还可以通过天桥系统前往周边的商业综合体,利用等待间隙逛街、娱乐、缓解心情。
社会办医明星
投资约50亿元,规划床位1100张
6月4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官宣完成竣工备案。目前正积极申请医疗执业许可和医保定点资质。预计今年7月将正式投入运营。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由泰康保险集团与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是一家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高端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深圳前海前湾片区,总投资规划达50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100张。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效果图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开设近50个科室,每个学科均配置了头部专家团队,高起点、快发展。第一批将重点建设消化病学中心、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泌尿与男科疾病中心、肿瘤中心等学科群,致力于在强大的学科基石上,建造更强的学科高峰。
目前,医院已引进以医院院长陈旻湖教授为首的学科带头人近50人,他们均来自全国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和大型三甲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深圳医疗,未来可期
“深圳,一线城市的经济,二三线城市的医疗”,这句业内戏言并非空穴来风。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深圳市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2022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01家(不含640家非独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151家;全市床位65720张,其中医院病床60643张。从每千人口拥有量来看,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66.18万人计算,2022年末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3.7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2.6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92人。
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22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6.9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1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71人。
各项数据对比显示,深圳市的医疗资源供给远低于全国水平。
在顶尖优质医疗资源方面,深圳共拥有32家三甲医院,不仅落后于同属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也少于郑州等中、东部省会城市。
但深圳市正在奋起直追。2017年6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年-2020年)》,即“十三五”规划。据统计,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市政府在卫生健康领域累积投资超过15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51倍。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98家,床位6.29万张,执业医师4.26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50%、65%、47%。新增三甲医院8家,总数达到18家,5家医院跻身“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行列。主要的医疗发展核心指标都超额完成。
2022年2月,深圳又发布了“十四五”卫生事业规划(2021-2025)。
图源:深圳市卫健委2023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4月,深圳市委卫生工委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创在《民心桥》节目中透露,“十四五”以来,深圳市新增医院16家,总数达到177家;新增床位7193张,总数突破7万张;新增医生8054名,总数突破5万名;新增护士8242名,总数接近5.5万名。目前,深圳市在建医疗卫生项目64个,到2025年,全市床位总数将接近10万张,千人床位达到5.3张;2035年将接近12万张,千人床位达到5.8张。“十四五”期间,深圳市新增的床位,将是“十二五”“十三五”的总和。
深圳市卫健委在“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中表示,目前,深圳的医疗资源配置已从“打基础、保供给”转向“建高地、提质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资料来源:
深圳特区报、深圳工务署、中国日报网、深圳新闻网、深圳龙华、泰康前海国际医院投资公司、深圳晚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民心桥》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