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这两天爆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焦点,就在大家在直播间热火朝天地围观主播体验游戏时,第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有位热门游戏主播“玩吐了”!因为3D眩晕,还表示“吃完晕车药之后再战”?
有网友表示,不止玩游戏,看3D电影也会出现这种阵阵晕眩的情况。
这3D眩晕到底是怎么回事?严不严重?今天就来具体聊聊。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查看下文~
晕车、晕船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为啥玩个游戏、看个电影也会晕呢?
说3D眩晕前,来说说平常提到的晕车是咋回事。
常见的晕车、晕船、晕飞机,被叫做晕动症,它的成因跟感官不匹配有关。
人坐在车里是相对静止的,并没感觉到眼前的景物在运动,但耳朵中的前庭系统能感受运动。
当视觉和体感不一致,你会感到恶心、眩晕和分离感。
同理,3D眩晕其实也是晕动症的其中一种,被称为「电子晕动症」。
简单来说,就是屏幕前过于逼真的虚拟画面,让人的视觉系统信以为真,所以眼睛传递给大脑的信号是“我们正在运动”。
但感知身体运动与平衡的「前庭器官」感受到的是:哪动了,明明坐着一动不动。
这时就导致了大脑接收到两种不同信号:
晕3D的人,基本告别3D世界了。
本来是打算好好享受游戏、电影带来的快乐的,结果屏幕一怼过来,就头昏脑胀胃里翻江倒海,感觉喉咙随时做好了呕吐的准备。
根据2015年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晕动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性。
缓解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沉浸感。
离屏幕远一些,或者把全屏模式更换为窗口模式;
适当降低一些游戏的帧速率;
在屏幕上贴个小贴纸;
让视野里融入一些房间里的物件。
可以把房间里的灯打开,照亮周围的环境。
总之就是让大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跟屏幕中的事物互动,而是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
3D眩晕只是「眩晕」的其中一种,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晕过”。
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让人晕头的情况:
是,这些都是晕,但并不全是眩晕。
眩晕,是人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比如觉得眼前的人、物在转,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或者觉得自己在转……眩晕是我们医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经历过。
国外曾报道过?
虽然大家基本都眩晕过,但大多数人对眩晕的症状了解地不够深。
误区1:眩晕=头晕
没错,在很多人眼中,头晕=眩晕。
但是,在医生眼中,头晕≠眩晕,他们之间不仅症状不同,病因也不一样——
这样一看,是不是突然觉得头晕和眩晕的差别还挺大的?
误区2:眩晕=贫血=脑供血不足
很多人蹲久了突然站起来,脑袋会觉得很晕,就认为是贫血、脑供血不足。
首先不一定是贫血。这种情况更多都是体位变化导致短暂的脑灌注不足,只要你起来的速度慢一点,动作小一点,缓一会儿一般都可以缓解。
其次,所谓的“脑供血不足”,更规范的说法是“后循环缺血”。但后循环缺血一般还伴有动作不协调、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只有单纯的眩晕症状不太会得这个病。
误区3:眩晕是小病
尽管基本每个人都出现过眩晕,但并不代表它就不严重。
很多人觉得只是偶尔晕一下,过会就好了,忍一忍、躺一躺、喝点热水、闭会眼睛,没必要去医院看。
但眩晕这种症状,有可能是疾病的提示哦!
目前,眩晕主要分为周围性、中枢性和精神心理性眩晕三大类。其中周围性眩晕最为常见,占所有眩晕的80%,是中枢性的4-5倍。
部分眩晕原因明确,也有不少眩晕原因不明,应当好好正视起来。
如果头晕患者出现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不明原因头晕反复发作2次或以上;
头晕症状长时间(常常超过 2 周以上)不能缓解;
伴有行走不稳及站立不稳的情况;
伴有其他症状:包括头痛、晕厥、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乏力、口角歪斜等;
头晕性质发生改变:如头晕症状持续加重,或发作频率增加等,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通常来说,一般是优先选择神经内科。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戳下方挂号咨询。
点击下图
立即预约三甲名医检查
↓↓↓
如果就诊医院没有专门的晕厥头晕门诊,可以根据具体症状来选择科室。
立即卧床安静休息,松开衣服纽扣、腰带,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尽量暗些。
·不要摇动头部,以免头晕加重,可在头部放冷水毛巾。
·发作时伴随出冷汗等低血糖情况时,可以吃一些含糖的食物缓解。
·保持心情舒畅,以免紧张情绪加重症状。
·注意均衡饮食,也要减少盐和糖的摄入,戒除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图片来源:giphy.com;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