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妈妈好像更年期了...作为女儿该咋办?”
看到这个求助时,突然意识到我们很多人对女性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几乎一无所知。
相信这些都是大家的疑问。
没关系,今天我们换个思路,带着大家以妈妈的视角来感受更年期~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我们常说的更年期,实际上包括了“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数年的时间。
其中“围绝经期”中的这个“围”字已经能够解释一大误区。
更年期绝非“绝经”而已,而是“围绕”绝经这一生理现象很长的一段时间。
当女性意识到自己到了更年期时,它其实早就悄悄开始了。
原来“妈妈”的身体原来需要承受着这么多——
特别说明:以下只是给大家举例,描述一个更年期女性所会面临的身体反应,症状因人而异,不一定全部一样。
▶凌晨1点:潮热,全身都是汗
在绝经发生前数年,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明显下降。
雌激素的剧烈波动会让下丘脑调节体温功能异常,哪怕你觉得不热,但下丘脑会说“不,你很热”!
▶凌晨4点:第二次潮热
随着卵巢功能下降,排卵也逐渐停止,卵巢中黄体无法形成,所以由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孕酮也减少。
孕酮的下降让睡眠质量变差,而夜晚是潮热的高发时段之一,频繁发作的潮热让失眠更加严重。
▶早上7点:做好早饭,开始感觉腰酸背痛
随着雌激素和孕酮这对闺蜜双双“产量”下降,身体失去了灵活调控的能力,骨折的风险提高,心血管问题也显著上升。
▶上午:时不时就想上厕所
卵巢功能衰退会让泌尿生殖道出现萎缩症状。
主要表现为——
然而这些更加私密的困扰令很多人感到难以启齿。
▶下午3点:已经开始觉得全身疲惫
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无明显原因地波动,容易感到沮丧、焦虑或易怒。
据统计,女性在更年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比平时增加1.5-3倍。
约45%-70%的女性会经历更年期抑郁,包括情绪低落、对事物丧失兴趣等等,这些情绪症状可能会维持到60岁甚至更久。
▶晚上10点:一天下来多次出现情绪应激或剧烈波动
潮热频繁发作,严重的可能每天会发生十多次,十分影响生活质量。
这些细碎且高发的症状相互作用,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当我们打开各类搜索软件查找更年期,会发现——
出现的求救信息,反而大多数来自年轻人。
在刻板印象中,更年期等同于「歇斯底里、无理取闹、阴晴不定」。
这些偏见让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妈妈们羞于将切身的痛苦宣之于口,也害怕被打上“更年期大妈”的标签。
于是,她们的痛苦被忽略、她们的需求被忽视。
大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只会出现十分轻微的更年期症状,有些甚至干脆没有症状。
不过许多时候,妈妈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毕竟许多更年期症状与自然衰老十分相似,更加无心去思考自己的身体问题究竟来自哪里,所以经常觉得——
岁月的痕迹本应得到珍视,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值得庆祝。
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可以永远困在“青春”的阁楼里,徒劳地追求着“永远年轻”这一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更年期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该无视它,待它自然离开。
就像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但没有医生会说“年级大了就是容易生病,回家挺着就好”。
同样的,那些因为更年期而带来的身体不适和自我认同危机催生的无助和孤独真实存在。
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治疗更年期症状最有效的办法---绝经激素治疗。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有必要定期去妇科做血液检测以监控激素水平,还需要积极预防、定期随诊。
通过血液检测,女性可以查出激素的状况并进行相应补充。
另外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更年期是女性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要定期进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筛查。
戳下图 即可预约医生
↓↓↓
在女性宏大的生命剧目里,人生的前半场受雌激素“控制”,影响着身体和心理,渴望建立家庭、养育孩子。
当更年期来临,女性终于穿过了“激素迷雾”,发现自己真正的愿望和梦想原来被搁置了,而现在她们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了。
经过漫长的旅程,女人们终于又活成了自己。所以人生并没有跟随着激素而下降。
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帮助骨骼保持健康。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
适量的运动(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分钟)可以改善你的心情和睡眠质量,同时还能帮助保持体重和增强骨骼。
保证足够的睡眠是管理更年期症状的关键。
尝试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勇敢交流你的感受,不要独自承受。
参加支持小组或寻求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调整情绪。
假如活到90岁,那女性在不被激素控制的40年里也还有无限的可能。
更年期,也是人生的盛夏!
审稿专家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End-
「有用就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