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男生的雄激素,不仅影响性能力,还会让他们更“短命”!

阅读数 1.9万 点赞数 0

banner.gif

 

提到雄激素,大部分人想到的是

 

 

但其实,坏处也不少

除了大家熟知的秃头、出汗出油多
还有——

更容易生病、寿命更短

 

 

今日主推好医生

 

更多好医生,请继续阅读下文查看哦~

 

 

 

 

 

在公认的印象里
男生身体好像普遍更强壮

这就容易给大家造成错觉:

 

男生的抗病力和免疫力都要更强些

 

▲“英雄救美”成为日常场景

 

但其实你们有没发现
有的男人生个小病特别“虚弱娇气”

一点都没有平时的阳刚之气

 

 

不要怪他们“矫情”
实实在在存在这么一种现象

国外还特别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

 

 

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公布:
男生感冒发烧时

症状比女性更严重,不适更明显

 

 

为啥会这样呢?
其实跟雄激素有很大关系

 

研究发现
雌激素对免疫力有促进作用
不仅可以在创伤、失血等特殊情况下
维持身体免疫力
还能够通过多种调节方式

增强身体的造血能力

 

 

而雄激素则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
导致在创伤、失血时耐受性较差
让男人更“短命”

 

 

柳叶刀最新数据显示
到2035年
国女性预期寿命为85.1岁

而男性仅为78.1岁

差了整整7岁!

 

▲柳叶刀:中国大陆预期寿命趋势及预测

 

因为雄激素能加速细胞分裂
增加活性氧的敏感性
这些特性会使控制细胞分裂的端粒受损
使细胞复制更快、次数更少

从而限制男性的寿命长度

 

自然界中的雄性哺乳动物

普遍存在这种“短命”的问题

 

 

那除了感冒发烧这种小病

还有哪些病容易找上男人?

 

 

 

 

 

原以为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其实不然

有些病,就是更容易找上男人

 

-1-

痛风

 

雄激素会促进肾脏对尿酸的吸收
导致尿酸代谢效率降低

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

 

加上男人更爱喝酒
酒精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
乳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代谢

增加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

 

 

-2-

心脑血管病

 

猝死的人群中,男性也偏多
雄激素不像雌激素
有可以改善血管弹性

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能力

 

 

加上熬夜加班、吸烟喝酒等习惯

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增高了

 

-3-

癌症

 

最新发布的中国癌症报告显示

2022年中国新增癌症人数中:

 

 

中山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在《Cancer Res》杂志上

揭示了男性更容易患癌致死的“幕后黑手”:

 

雄激素过高可能会降低机体免疫力
因为雄激素能促进CD8+T细胞耗竭

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更快生长

 

 

 

 

 

 

其实关于“增长男人寿命”有过研究
《当代生物学》研究者发现
19世纪81位韩国太监的寿命

比睾酮水平较高的

同等社会条件的男性要长14-19年

 

 

后来知名生物学期刊《eLife》也指出
阉割后的雄性绵羊可以延缓DNA的老化

从而延长寿命

 

 

当然,大可不必真的去“阉割自己”

虽然似乎“先天不足

但是已经很多研究指出

后天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

更是影响男性健康、寿命的重要原因

 

 

-1-

去医院检查睾酮水平

 

雄激素中活性最强的,就是睾酮激素

影响着男性身体很多方面的能力

 

研究表明,在20-30岁左右
睾酮激素水平基本处于达到顶峰;
但40岁开始就会逐年递减

50岁更是断崖式下降

 

 

为了自己身体健康和“性”福

去医院可以检查睾酮水平

 

 

那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怎么办?

 

-2-

雄激素过高,这样做

 

在饮食上
减少油脂和糖等能源物质的摄入
多吃一点大豆制成的食物

补充天然的植物激素

 

多运动,可以提升器官的活性
促使其恢复正常的激素分泌量

 

 

如果必须要通过药物治疗

那就要遵循医嘱

 

点击下图,预约名医

↓↓↓

 

-3-

雄激素过低,这样做

 

雄激素太低,也不是什么好事

 

 

饮食上

多吃优质蛋白、含镁的食物

比如坚果、绿色蔬菜等

 

多补充维生素D

现在天气冷了,可以多晒晒太阳

 

平时多做做重量训练
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长

促使体内雄激素的分泌

 

 

总之,雄激素出厂就自带

活的久不久还是靠后天

 

身体不适别硬撑

心情难过别强忍

还是经常讲的健康生活那一套

少抽烟,少喝酒,均衡饮食多运动

 

这才是真正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可以得到医生的专业回复哦!

 

▼▼▼

1242_310.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