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被骂两句就轻生?当下流行的“网暴”,究竟有多可怕?

阅读数 3.5万 点赞数 0

banner.gif

 

网暴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网暴就是一群网络里的人去攻击另一个网络上的人,但你有没有想过,网暴还有可能来自于你的亲人、朋友、同事?

 

例如你发了一张自拍,有人评论不好看,可能你就会心情不美丽;你发了一张照片,有人会说这水平怎么敢发出来,可能你就会自卑;你工作时发了吃零食的瞬间,同事、领导可能就会说你上班时间怎么不好好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急躁、生气、迷茫、焦虑、压力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状,谁都可能是施暴方和受害者。

 

抑郁、焦虑不要慌

名医来帮忙!

↓↓↓

640.gif

 

 

 

一、

网暴,看不见的杀人利器!

 

 

古人有一句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大概意思是,如果大家都去谩骂指责一个人,即使是坚如铁石的东西,也会被融化;如果毁谤不停止,就会令人难以生存,而遭到毁灭。
 
而网暴,就是这样的存在。
 
 
网暴到底有多可怕?
 
多项研究显示,网络暴力会增加人类的抑郁、焦虑、孤独、自残、自杀行为和躯体不健康症状。
 
而做到这一切,仅仅需要几个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技能成为比利刃更可怕的凶器。

 

还记得韩国女星雪莉吗?她被确认在家中死亡时仅仅25岁,生前她曾经也无数次感受过来自网络对她的谩骂与恶意。
 

 

东京奥运会为中国勇夺首金的杨倩,她在夺冠后,却因为之前在微博发布的耐克鞋子图,被网友们网暴“跪族女孩”、“跪族女孩滚出中国”,那个时候新疆棉事件还没有发生,之后杨倩迫于压力删除了那条微博。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互联网世界仿佛亦是如此,它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发展,却也成了很多人的“法外之地”。

 

 

 

二、

被网暴后,身体会发生什么?

 

 

2019年,联合国曾发布了一项31个国家的调查报告,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表示曾遭受过网络暴力,而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曾因此逃学。

 
而在中国,被网暴的情况也非常普遍,甚至在两会的两高报告上被特意强调过!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42.3%的未成年人在网上遭遇过讽刺或谩骂;22.1%的人或其亲友在网上曾被恶意骚扰;13.8%的人未经允许就被曝光个人信息。
 
 
为什么网络暴力会对我们造成如此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健康伤害呢?
 
网络暴力主要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他人实施辱骂和言语攻击(又叫“网络喷子”),可以看成是社会暴力在网络的延伸,尤其是社交网络。
 
从心理学讲,进行网暴的人,因为躲在匿名的身份背后,更容易在网上发表不够理智、甚至极端激烈的言行,煽动别人的情绪,或是被别人带节奏。
 
 

那些承受网暴的人,往往都需要面对这些言语带来的生气、忧虑、卑微、内疚、悲伤等不同的消极情绪和感受

 

 

相信还有许多人发现,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总会肚子疼、胃难受、吃不下饭,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内有一条专属于连接大脑与肠道的“情绪交通工具”——脑肠轴。

 

它是连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干,大脑产生的愤怒、生气、紧张等不良情绪,都能通过“脑-肠轴”信息传递到胃。

 

如果我们情绪消极,胃部也会收到这样的信息,从而消极怠工,提不起力气干活,出现从胃疼、胃胀、胃难受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许多女性朋友们生气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

 

这是因为乳房上也有着神经传导物质的受体,当感受到不良的情绪后,就会引起乳腺上的激素变化,从而导致乳腺增生症状。

 

还有长时间遭受过大的压力,此时人会记忆力衰退、思维不严密、免疫力下降、正常生活被打乱,就连生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如此看来,网暴真是“害人不浅”!

 

 

三、

我们有办法杜绝网暴吗?

 

网暴可能无法消失,但我们可以尝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避免成为施暴方和受害者。

 

1

减少上网时间!

 

当一个人在网络上花的时间太多,那么他就没有办法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比如与他人交流来往、运动锻炼等。
 
久而久之,就会容易引发社交障碍、心理障碍、情感的冷漠化等问题,而且玩手机的安全隐患也不少,比如走路玩手机容易出交通事故、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睛不好等等。
 
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最好在3到5小时以内,位于未成年人来说,上网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最佳。
 
 

2

不盲目跟风、从众

 

每次发生争议事件,多数网友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有从众心理——看到有人被骂,也跟着上去踩两脚;看到大家力挺、维护一个人,就不敢发出反对的声音。
 
所以,每一个不理智跟风、转发未经证实消息的看客,都可能成为行恶的一员。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冷静看待任何事件,等待权威的调查结果和审判,避免情绪化的攻击、站队。
 

 

3

调整状态,提高抗压能力!

 

如果你有着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那么不良情绪更容易影响你,就像长期熬夜、不良睡眠不仅引发焦虑、抑郁,还可导致神经衰弱,使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进和惰性状态。

 

当因为遭遇打击、失败等事情时,此时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宣泄,可以帮助自己重拾信心和勇气,你可以找人倾诉、做一些没有危险的刺激事情、看看心理医生等等。

 

抑郁、焦虑不要慌

名医来帮忙!

↓↓↓

640.gif

 

心情不好也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去爬个山,跑个步,室外走走,就会感觉神清气爽,心情也没那么压抑了,这是因为人在运动后能使血流畅通,精神放松,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

 

4

保护好自己!

 

在网络上,更容易被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记住,一定别把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照片、姓名、学校、住址、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公开发布在网上、或私发给陌生网友。
 
真人实名出镜,非常容易增加被网暴、被人肉的危险,毕竟很多人不会有那么强的防备,如果遭遇了网络暴力,一定要向警方或者身边可靠的人求助,不要一个人独自承受。
 
 
突然想到一句话:人言可畏,众议成林。
 
在网上,如果大家都少说几句过分的话就好了。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

2、王慧霞,李伟,王有杰,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ERP特征[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284-2286.

3、《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 Retrieved Jan 24, 2022, from http://www.cac.gov.cn/2020-05/13/c_1590919071365700.htm.

4、Nixon, C. L.(2014). Current perspectives: the impact of cyberbullying on adolescent health.Adolescent health,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5, 143. DOI:10.2147/AHMT.S36456.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1242_310.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