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存脐带血,相当于给孩子上了生命保险”
“脐带血可以治疗80多种疾病,包括白血病”
“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这是每个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做出的选择”
网上关于脐带血的传闻有很多......存脐带血这个举动也成了不少父母未来健康投资的“标配”。
然而,高昂的储存费用、有限的使用概率,也让不少人质疑:存脐带血,究竟是“生命备份”,还是交了“智商税”?
真相究竟如何呢?
脐带血,就是在宝宝刚出生的那一刻,剪掉脐带后,尚留存在脐带和胎盘里的血液。
根据胎盘大小和脐带结扎时间的不同,脐带血量也有不同,一般是在50-80ml左右。
同样是血液,为何就这点脐带血就被带上了“神奇”的色彩?
这主要涉及到一个重要角色:造血干细胞。
这种干细胞确实厉害,能够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细胞,可以产生各种血细胞,重建人体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因此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其实造血干细胞不止存在脐带血里,骨髓也是我们常听到的主要来源。
但相比骨髓干细胞治疗,脐带血更有优势:
更加便利:无需单独手术,直接从宝宝脐带里获得,不用找人捐献移植
成功率高:脐带血对配型的要求低,移植后排异反应发生率低并且程度轻,因此脐带血配型成功的概率高于骨髓配型
这也就是这点脐带血如此珍贵的原因。
看到这里,存脐带血看来起来确实是一项不错的健康投资,留存着将来还能救一命。
且!慢!现实并非那么美好。
脐带血有其价值,但并非“万能灵药”。
还有这些信息你得了解: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专门发布过《脐带血使用指南》,指出——
在宝宝出生后20年内需要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极低,仅为 0.0005%-0.04%。
这数据表明,大多数家庭自己储存的脐带血最终并未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也就是花了钱,但基本上用不上。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脐带血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
比如——
如果孩子得的是其他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那存脐带血就派不上用场了。
如果孩子得的是遗传性疾病,那么自己脐带血的干细胞本身也存在致病基因,当然不能用来救自己了。
另外,保存脐带血要求孕妇无恶性肿瘤及各种遗传性疾病,无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妊娠期内无严重合并症,无家庭遗传性疾病史。
自存脐带血也不是一无是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非独生家庭来说——
宝宝脐带血和兄弟姐妹的配型成功概率有25%,父母的配型成功率有50%-100%。
比如新生儿有兄弟姐妹或者新生儿的父母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且基因检测表明婴儿和患病父母配型一致,这种情况才有必要保存新生儿的脐带血。
目前我国脐带血库分为两种:
一个是私人血库、一个是公共血库,因此除了存,还有捐。
一般费用大概是2万元左右,存储期限一般是18年,18年后看情况续费,使用时也需要额外付费。
这对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这种情况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另外,脐带血是有保质期的。
在现实中能有效保存多久,受许多因素影响,比如储存设备、环境因素、冷冻和解冻技术等。
因此在考虑私人储存脐带血时,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看到私人商家宣传,但无法明确实际中的储存情况。
目前国内有七家公共脐血库,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和四川。
捐完后如果别人需要,一旦配型成功就能拯救别人的生命。
最主要是捐献脐带血的孩子,以后一旦生病了需要造血干细胞,就可以凭借捐献凭证优先配型,可以免首次筛查费,如果直系亲属需要使用,可以打折。
但公共脐血库接受捐献也是有门槛的,并不是百分百会成功。
血量少或者有用的干细胞数量少等,都可能造成捐献不成功。
总而言之,脐带血有其价值,但并非“万能灵药”。
存脐带血与其说是“智商税”,不如说是“信息不对称下的选择”。
存与不存,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你是否了解了它的真相,并做出了最适合自己家庭的选择。
别让焦虑和盲从,蒙蔽了你的双眼!多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看看是否真的有必要储存。
最后想说,捐献也是一种选择,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审稿专家
Tips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End-
「有用就点赞哦」
刘尚勤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刘尚勤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