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老一辈人常说病从口入,这句话其实一点都不假。
就拿平时洗碗这件小事来说,虽然很多人每天都在做,但很多家庭都做的不对。
甚至有些习惯,分分钟让碗盘变成“细菌培养皿”,让全家人吃进致病菌!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那些“越洗越脏”的洗碗误区。
看看你家是不是也在“养”细菌……
健康评估、疾病预防
点击下方卡片,找到医生
↓↓↓
习惯一:碗筷堆放太久才洗
然后还非常“勤快”地把油腻的碗盘堆在水池里“泡着”。
这时,你泡的可能不是餐具,而是一池子细菌!
《食品保护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碗筷堆放1小时后,细菌数量会增加4倍;堆放4小时后,细菌数量可能增加40倍!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致病菌都在这里,偷偷努力,然后准备惊艳所有人。
习惯二:过度使用洗洁精
一些家庭为了追求“彻底清洁”,会过量使用洗洁精。
殊不知,泡沫丰富≠洁净度满分。
残留的化学物质若长期附着在餐具表面,可能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悄悄损伤消化道黏膜。
习惯三:长时间不更换抹布
那块“万能”的洗碗布,你家多久没换了?
央视调查曾曝光,长期不换的洗碗布每平方厘米菌落数可达数万。
根据《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厨房抹布是细菌滋生的“重灾区”。
研究发现,一块普通的厨房抹布上,每平方厘米可能含有高达10亿个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但有很多人洗完碗后,习惯用抹布擦干碗筷,觉得这样既省事又干净。
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细菌有了可乘之机!
用抹布擦碗时,细菌就会趁机附着在碗筷上,导致二次污染。
习惯四:洗完后碗筷不晾干
有些人洗完碗后,就会直接把碗筷收进橱柜,觉得已经是干净的了。
但其实,碗筷如果没有彻底晾干,水分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开始繁殖。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潮湿的碗筷上,细菌繁殖速度是干燥碗筷的10倍以上。
正确做法:洗完倒扣晾干,着急用就用厨房纸巾吸干。
想要真正切断细菌传播链,需要从洗碗流程开始革新:
01
小细菌暗藏大危险
厨房里常见的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虽然说对于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来说,一般都不足为惧,但它们也绝对不是无害的。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轻则引发腹泻、呕吐,重则会导致食物中毒。
潮湿环境中滋生的霉菌(如黄曲霉素)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损伤肝脏功能。
而幽门螺杆菌更可能通过共用碗筷传播,增加胃癌风险。
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这些细菌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或慢性肠道疾病。
02
厨房工具更换指南
那些你以为“还能将就”的厨房用品,可能正在释放危险信号。
发硬变色的海绵孔隙中填满细菌尸体;
三个月未换的木质筷子裂缝里滋生黄曲霉素;
发黑变形的塑料砧板每平方厘米菌落数超马桶圈……
记住这些关键时间节点:洗碗海绵1个月换新,木质餐具半年淘汰,出现霉斑立即丢弃!
03
厨房清洁升级指南
高温消毒洗碗机。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购买一台洗碗机。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洗碗机的高温清洗模式可以杀死99.9%的细菌,比手洗更干净。
紫外线消毒柜。
搭载UV紫外线+高温烘干功能的碗柜,能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等顽固病菌,特别适合有婴幼儿的家庭。(当然以上两个并没有在打广告,因为小编没有收到广告费)
蜂窝抗菌洗碗布。
相较于传统海绵,采用TPE材质+蜂窝结构的洗碗棉,吸水率低且抗菌率可达99%,晾干速度提升3倍。
一次性厨房纸巾。
如果不想用抹布擦碗,可以用一次性厨房纸巾吸干水分,避免细菌二次污染。
洗碗看似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变成大事!
转发这篇“洗碗避坑指南”到家族群,让爸妈看看洗错碗后会有哪些危害!
健康评估、疾病预防
点击下方卡片,找到医生
↓↓↓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就医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沈敏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沈敏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健康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