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不要囤不要囤!检出甲醛!你家舍不得扔的纸盒,正悄悄埋雷!

阅读数 2531 点赞数 0

banner.gif

 

都说节俭是美德一代人有一代人要收的“废品”,但如果真要说“不分年龄的废品”,纸盒一定高居榜首。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到一个新闻?快递站测甲醛,最高超标7倍!

 

 

那些被你当“宝贝”攒着的纸箱,可能正在偷偷放毒气,更扎心的是,其实很多人明明知道风险,却因为“舍不得”继续堆着……

 

 

 

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在你现在的感觉里,纸盒有什么危害?

 

 

想完了?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甲醛:“散散味就好”是自欺欺人!

 

很多人收到东西后,懒得拆,就直接把整箱的东西直接堆在家里,或者拆完快递留着纸盒想“卖点钱”,结果在屋里堆成了小山。

 

但据新华社报道,家里常见的纸箱、尼龙袋(塑料袋),长期放在家里,它们很可能在悄悄释放甲醛这种有害气体。

 

 

有记者在长春几家快递驿站用仪器检测,才待几分钟,仪器就“爆表”了! 轻松超过安全线,最严重的数值甚至达到了安全线的7倍多!

 

长期低剂量接触(堆满纸盒的阳台、储物间)会刺激呼吸道、引发过敏、损害免疫系统,增加鼻咽癌、甚至有白血病风险!

 

➤蟑螂&微生物:纸盒把它们养的很好

 

纸箱那可是蟑螂最爱的藏身地和繁殖天堂!

 

雌蟑螂把卵鞘(蟑螂蛋) 产在纸箱缝隙里,一个纸箱堆可能孵化出成百上千只“小强”!

 

纸箱沾染的食物残渣、油渍、灰尘真的可以把蟑螂“养的很好”。

 

➤纸板又像海绵,极易吸潮!

 

 

霉菌孢子飘散,吸入容易引发或加重鼻炎、哮喘、咳嗽、喉咙痛!

 

某些霉菌毒素还可能损害肝脏、神经!

 

更别说什么,粉尘污染、火灾隐患、其他重金属污染等等。

 

身体不适?

点击下方卡片,咨询医生

↓↓↓

心理科_卡片02 (2).png

 

 

 

说道理都懂,可为啥就是下不去手?

 

看看这些心理,戳中你没:

 

  • “拆快递后遗症”(太普遍了!)“哇,新箱子,挺结实的,扔了多浪费!留着装东西吧!”,结果越留越多,真正派上用场的没几个。

 

  • “卖废品”的小算盘(尤其家里长辈)“先攒着,等多了卖点钱!”——可现实是,要么没空整理,要么攒的速度赶不上纸价跌,最后堆成了卫生死角,卖的钱可能还不够买瓶水。

 

  • “万一有用”的万能借口:“搬家打包肯定用得上!”、“装杂物/旧书/玩具不是挺好?”,真到用的时候,要么翻箱倒柜找不到合适的,要么发现箱子早受潮发霉变形了,根本没法用。

 

话说你中了几条?

 

 

 

0

1

现在是时候彻底清理了!

 

该扔就扔,绝不手软!

 

闻到刺鼻味?看到霉斑、污渍?箱子受潮、变形、破破烂烂? 别犹豫,立刻用大垃圾袋密封扎紧,果断扔掉!

 

特别是发现过蟑螂踪迹的区域,那一片的纸箱最好“连锅端”,因为虫卵可能藏在你根本看不到的地方!

 

 

来源不明(比如装过化学品)、在家放了半年以上、小孩子经常摸来玩去的?

 

为了防重金属等长期隐患,也坚决扔掉!

 

你说非留不可?

 

那只能留极少量! 必须是短期(最好1个月内) 明确有用的,最好是食品级原浆的新纸盒(比如刚喝完的新牛奶箱)

 

其他一律按“可疑分子”处理!

 

新拿回的纸盒,先用湿布擦干净(油污重点区域可用稀释酒精擦),然后放到阳光最猛、通风最好的地方(比如阳台),暴晒5-7天!让紫外线好好杀菌、除霉、赶跑虫卵、多散散甲醛。

 

 

但是,食品、衣服、被子、小孩玩具、药品这些贴身或入口的东西,绝对禁止放进普通纸箱存放!

 

每周检查一次!看看有没有发霉、长虫、受潮变软的迹象,一有苗头,立刻“清退”!

 

0

2

如何说服家中老人?

 

如果说年轻人的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差不多就该知道“轻重缓急”了。

 

但是家里的老人们听到你说这些,只会说出:“这么多年都没事,怎么就不行了?”、“谁谁谁留的比我还多呢,他都没事”……

 

 

你的一句话,他们有无数个理由在等你,到底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有图有真相”

 

找些权威的检测报告新闻图、霉菌蟑螂的实拍恶心图、视频,直观地给他们看,比干讲道理管用。

 

➤“算账”

 

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可以告诉他们,病因就有家里的纸盒释放的甲醛,给他们看看去医院医药费的账单,这些钱要卖多少年废品?

 

提供“解决方案”+“搭把手”

 

当然小编觉得最有效的,就是咱们多动手!

 

主动帮他们买几个安全好用的正规收纳箱,定期主动帮忙整理、压扁、运送那些纸箱去回收点,避免这些纸箱在家堆积太久。

 

 

今天的最后,欢迎大家来评论区聊聊:

你成功说服家人“断舍离”了吗?

 

▍图片来源:Soogif、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最近深受某种疾病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微信图片_20240715145955.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07.png

挂号指南_09.jp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3.png

推荐服务和审稿专家_14.png

 

-End-

 

「有用就点赞哦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