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中国16年研究出炉:年轻女性肺癌激增

阅读数 2309 点赞数 0


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可手术肺癌患者群体特征发生巨变,不抽烟、年轻女性等占比持续升高。


这或许意味着,肺癌筛查策略是时候改变了。



撰文 | 燕小六



一项涵盖三甲肿瘤医院16临床数据的研究最新披露,中国可手术肺癌患者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巨变!

其中,年轻、女性、不抽烟者的比例飙升整体女性患者的占比从200629.9%,持续升至202159.5%,超过男性。

近日,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肺癌》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陈海泉教授团队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中国人群可手术肺癌的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迁。“我们为此研究筹谋了多年。”陈海泉教授“医学界”表示

据了解,国内此前过类似分析,观察到多个肺癌诊疗中心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及病理类型等变化,但缺乏吸烟状况的相关数据。此次陈海泉团队研究虽单中心,但各维度的数据齐全

“我们洞察到可手术肺癌患者群体的特征变化,为未来我国肺癌预防、早期筛查和临床实践,提供关键的循证医学依据。”陈海泉说。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我国肺癌患者结构“巨变”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根治早期肺癌最主要的手段,早期患者长期生存率远高于晚期。因此,洞察可手术肺癌患者群体的特征变化,能最敏锐地反映出发病趋势、筛查效果、临床诊治水平的变迁。

陈海泉团队本次研究是迄今国内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研究之一,全称为《手术治疗的肺癌的演变趋势:一项基于医院的16年流行病学分析》。

在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至2021年、共21743例(女性11802人)可手术肺癌患者的数据后,团队发现一系列重要的结构性改变。

第一,肺癌以男性为主的传统观念被颠覆,女性、年轻不吸烟者比例迅速攀升、成为“患病新常态”。

数据显示,16年间,在我国可手术肺癌患者中,女性、不吸烟者的占比,分别从200629.9%42.3%,持续升至2021年的59.5%72.0%令人意外的是,女性患者中不吸烟者的比例高达97.5%

此外,年轻肺癌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增长非常明显。

总体来看,45岁以下患者比例从6.2%上升至15.4%。其中,年轻女性患者的比例从3.4%激增至19.2%,增幅远超男性。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二,肺癌病理类型更迭明显,肺腺癌成为绝对主导分型。

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包括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10年前,腺癌患者与鳞癌患者占比基本相当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近年肺腺癌的比例41.2%上升至75.9%,成为绝对主要的病理类型。

与之相反的是,与吸烟关系更为密切的鳞癌比例,41.2%下降至11.9%

图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海泉告诉“医学界”,这一变化可能与人群吸烟率下降、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等)对周围型腺癌的高敏感性等有关。

第三,早期诊断率大幅提升。

研究显示,确诊时为0-期的可手术肺癌患者比例,在16年间从37.1%跃升至85.0%,意味着超过八成患者可在早期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

这与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直接相关。研究中,陈海泉团队发现,因体检发现肺癌的比例从44.0%上升至70.5%,早期诊断率明显增长。

筛查、防治策略要更新了!

继续将肺癌筛查和高危人群的定义局限于‘中老年’和‘重度吸烟’者,将会漏掉大量年轻、不吸烟的患者群体,尤其是女性患者。”陈海泉教授告诉“医学界”此次研究清晰表明,我国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种结构性变化并非中国独有,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发现。

事实上,早在2010年前后,陈海泉教授就已洞察到前述肺癌流行病学的新特质,并持续展开相关研究。

陈海泉曾携团队发起过两个筛查项目,明确揭示中国不吸烟的年轻女性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高检出人群。其中之一是他和团队通过大规模早期筛查,在上海闵行6个社区和不同地区6家医院的员工体检数据中,进一步确认相关发现。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伦理委员会主席Richard I. Whyte教授曾评论既往认为,CT筛查的主要人群是所谓的“高危”人群——老年、长期吸烟者而陈海团队关于国医院员工的肺癌筛查研究挑战传统观念

截至目前,全球不少肺癌筛查研究和指南参考的仍是美国经验,即根据年龄、吸烟史,选择“高危人群”。

《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在美国建议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考虑空气污染、生物燃料使用等危险因素,但仍未纳入针对年轻、不吸烟女性具体筛查指导。

基于此次的最新研究,陈海泉教授表示,不吸烟、年轻女性早期肺癌病例的增加,以及主要病理亚型变化,对中国肺癌防控形成潜在挑战。再次强调其团队创新提出的“低龄、低频”筛查策略,或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的收益,覆盖被现有诊治指南忽略的女性、不抽烟者等人群。

陈海泉解释,所谓“低龄”,就是考虑到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肺癌,低剂量螺旋CTLDCT)的基线筛查时间可以提前2020年,陈海泉曾提出,非“传统”高危人群应在30岁左右,进行第1次的基线筛查。

“低频”则指第一次筛查结果为阴性,后续可以根据年龄、其他危险因素等,确认筛查频次。对于“低龄者”,两次低剂量LDCT筛查的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5-10但第1LDCT筛查出结节的,应进入结节评估和诊疗过程。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临床发现不少十几岁的肺癌患儿,我们团队接诊过的最小年龄患者仅9岁,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陈海泉告诉“医学界”,临床现状也反映出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启动基线筛查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陈海泉教授。/图源:医学界


早期肺癌手术,也有讲究!

陈海泉教授表示,年轻不抽烟者即使发现肺癌,大多是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属于特殊的早期肺癌。但由于低龄肺癌诱因不明,学界难以提出明确的预防方式,正确筛查是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部分多发结节患者,手术可能无法完全切除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即使勉强切了,患者往往面临肺功能损失大、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心理压力等挑战。

因此,在“低龄低频”筛查基础上,陈海泉团队提出“外科治愈窗口期”的理念,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是特殊的临床亚型,又是肺癌自然病程中的特殊病理阶段,该阶段内无论何时进行手术切除,患者5年不复发生存率均可达100%这一策略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

陈海泉的理念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今年921日,顶刊《胸科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陈海泉牵头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特定类型的肺部多发性磨玻璃结节患者,在“外科治愈窗口期”内实施主动监测策略安全可靠,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100%,且无死亡病例。

916日晚上10点,我们收到消息、《胸科肿瘤学杂志》接收了我们的投稿,到21文章在线发布期刊编辑比我们都还急,他们知道全球都需要这样的数据。”陈海泉教授告诉“医学界”

《肺癌》一文发表时,陈海泉教授正在出席美国胸外科学会主办的国际胸部肿瘤外科大会(ITSOS)。

大会主席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DavidJones教授高度评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及科室10多年来对国际肺癌外科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杰出贡献。由于在肺癌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2022年,陈海泉还获得第三届价值医疗泰山奖年度诊疗方案奖(现更名为“医疗创新奖”)。

陈海泉教授告诉“医学界”,目前,他和团队正在研究肺癌的过度筛查、筛查不足等相关问题。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年轻、不吸烟女性肺癌的出现及其潜在因素。

“综合前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早期肺癌检出率是上升的。但为什么中晚期肺癌的死亡率没有下降?这可能就和肺癌筛查过度、筛查不足并有关。我们希望明确定义这两个概念,更好地指导临床。”陈海泉教授说。

资料来源:

1.Wang, Jieyu et al. Evolving Trends in Surgically Managed Lung Cancer: A 16-Year Hospital-Base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Lung Cancer. Volume 208,108754. doi.org/10.1016/j.lungcan.2025.108754

2.Wu, Haoxuan., et al. Active surveillance of multifocal ground-glass opacities: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trial (ECTOP1021).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September 19, 2025.


来源:医学界

运营:王奥雅

责编:凌   骏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医学界医生站App看更多医疗信息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 读者福利:温医生的免费中医体质检测服务

    温宇航  深圳仁盈堂中医馆

  • 天津韵味!

    史宪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