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谢家敏丨医学有温度,医者怀仁心

阅读数 3.3万 点赞数 0
 

 

 

走近好医生

谈及拔牙或是补牙,不少人闻之色变,更不用说种牙啦……患者首先想到的是冷冰冰的仪器和电钻的声音。但如今,随着口腔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生理念的转变,牙齿诊疗的体验感逐步提升,高效帮助患者舒适地进行各种牙齿治疗

 

接下来,小六就带大家认识上海泰康拜博昌仁口腔医院的谢家敏主任,他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种植修复技术相结合,实现微创、精确、安全、有效种植。

 

1
专家简介

 

医生蓝底-正畸科-孔卫东.jpg

谢家敏 主任医师

上海泰康拜博昌仁口腔医院

谢家敏 主任医师

 

泰康拜博口腔疑难种植总监

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中国卫生部首期认证种植医师

上海口腔质控医师

Nobel青年讲师、Straumann特邀讲师

Nobel全数字化种植认证医师

 

 

擅长 

口腔种植及修复、口腔颌面外科。在疑难、复杂种植领域具有丰富的诊治能力。将舒适、无痛、微创、精准理念应用于复杂、疑难种植,力求精益求精。将美学、力学、咬颌重建理念应用于种植修复中,力求长期稳定。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种植修复技术相结合,实现种植舒适、无痛、微创、精确、安全、有效

 

 

2
医生故事
 

 

早上,我们前往上海拜博口腔医院拜访谢家敏主任。因那天早上刚好遇到交通管制,即使早出门了半小时依然在路上堵了很久的车,加上那天本是谢主任的休息日,第一次见面就让主任等我们许久,我们非常内疚自责。

 

到达医院后,我们来到谢主任办公室,我的一句“谢主任,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还没说完,谢主任便温和的笑着说:“没关系,快坐,你们过来也辛苦了,先喝点水。”说着转身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热水,谢主任温和、绅士的态度一下子让我们内心的阴霾消散殆尽。

在给他介绍清楚专访环节和流程后,他便从求学经历讲到他的医学理念,娓娓道来。

 

一心为民,硕果累累 

在作出人生职业选择之前,谢家敏主任也曾考虑过从军,但是想到小时候家里人生病的苦痛,出于为家人、为平凡的普通人提供帮助的初衷,谢主任最终走上了医学这条路。保家卫国和治病救人,看似不同的人生选择,相同的是都怀着一颗奉献的心。

 

 
 
 
 

从武汉大学本科口腔临床专业毕业后,谢主任继续深造,获四川大学口腔临床博士学位。后就职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口腔种植新技术培训,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种植学术会议做种植学术报告。目前已完成5000余例种植手术,种植总量超2万颗,曾持课题7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SCI 3篇。

 

 

谢主任从事口腔医教研工作20余年,期间从未中断过学习。他说,不仅是要学习国际国内的前沿知识,还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不断提炼总结,提升认知和自己的技巧。

 

回顾往昔,谢主任感慨道:“一路上虽然辛苦,但有意义,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来去赤条条,名利是过眼云烟。真正帮助了有需要的人,让口腔问题得到治疗,是我一直负重前行的动力。”

 

医学有温度,从“治病”到“治好病”

问及从医理念,谢主任认为,牙科治疗已经愈发的舒适规范,随着口腔诊疗技术发展及整体服务意识的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医生的理念也在发生转变,从“治病”到“治好病”,致力于逐步提升医疗的层次。

 

 

 

如何提升诊疗的层次?谢主任给我们总结了六个关键词:舒适、无痛、微创、精准、安全、有效。这也是目前他在上海泰康拜博昌仁口腔医院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起在努力实现的方向。

 

提升诊疗层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在诊疗的方方面面。为了追求更舒适周全的患者服务,谢主任往往会控制自己接诊的患者数量。说着他便给我们介绍说:“上午最好不要超过 15 个或者 10 个左右的,给予医患之间更多的沟通时间。如果是大手术,可能就几位患者,确保就诊一位满意一位。

 

口腔仪器的发展也能帮助患者拥有更良好的就医体验。谢主任介绍到,以前牙齿取模都是托盘的,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非常不舒适。现在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取模全是数字化口扫,让取模过程变得轻松且能达到最精确的贴合程度,口腔治疗的辅助技术会更有利于我们医生完成舒适化治疗,微创的治疗。

 

在具体诊疗时,医生不仅仅是考虑疾病本身,还要对患者的个人情况作出综合评估,以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谢主任和我们分享了一个近期案例,一位85岁的患者,牙齿功能特别不好,几乎已经丧失正常的咀嚼功能。

 

谢主任坦言道:“说实话,在接待这位老患者的时候,我除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还感到非常欣慰。85这个岁数,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再过度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这位老患者却不这样想,他想要让自己剩余的人生过的更出彩。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腔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好的。

 

 

但毕竟这位患者已是85岁高龄,风险肯定是有的,但谢主任为了圆这位老爷子的梦,首先对他的口腔状况做了全面的检查并给出了整体的评估。在与他详细沟通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的顾虑点和痛点,最后综合制定出了最适合他的解决方案。我们正准备追问这位老爷爷现在是否梦想成真了的时候,谢主任充满自信地说:“最终种植手术非常成功,效果也非常好。老爷子甚至还介绍家人前来!”

 

 

医者重仁心,先医后术

“医者仁心”谈及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时,谢主任把仁心和责任心放在首位,然后才是高超的医术。他认为,只有对生命有敬畏之心,有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对人进行治疗。谢主任继续强调说:“作为医生,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我们是在给人看病,并不是在修补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医者是要有温度的”,如果仅仅为治疗数量而治病,为疾病而诊疗,这条道路本身就是错误的。

 

牙齿诊疗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谢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融为一体,经常是下了班以后还没办法完全放开工作,始终牵挂着患者。谢主任和患者之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会定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使用感受。他说:“现在种一颗牙,不仅仅是种了一颗牙,更要考虑患者感受度怎样,戴上牙冠后,要了解牙用起来舒不舒服,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永远记住:医者仁心。更要明白作为医者的“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那份初心。

 

最后,他对年轻医生提出寄语,“年轻医生应该踏踏实实回归医疗本质,真正的为人类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踏实做人,老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巅峰的状态。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挂号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目前种植牙就诊人群中,都有哪几类患者?

 

A: 主要是类:第一是拔牙后缺牙,主要为青年人、中年人。第二是牙齿松,有牙周病的。比如说糖尿病人,血糖高,口腔里面糖分多,细菌就容易繁殖。以前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活动牙齿,但容易产生口腔的很多细菌。现在有种植技术以后,不仅避免了活动牙产生的问题,还能够让患者恢复到一个良好的咀嚼状态,拥有良好的咀嚼能力第三类就是老年人,因为随着我们骨骼发展,年龄越大,牙齿会逐渐地脱落的,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Q

种植牙齿之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A:种植是无边界的,什么叫无边界呢?就是你只要有需求,我就有办法给你“种植”

一种是本身骨条件很好,符合种植的条件。另一种不符合条件的就需要先治疗,就像栽树一样,树栽在土里面去,土不够了,就要把土增加,再给他种上去,把没有条件种植的变成有条件种植的。还有一类人群是有全身疾病的,比如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肿瘤的、骨质疏松、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的等等一些患者,这类患者就要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分类以后,给予不同的个性化进行有效治疗。在其他全科或者内科医生的帮助之下,在对应疾病得到改善后是完全可以实现牙种植的。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