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李恒爽|怀揣仁医之心,专心“治痔”

阅读数 9790 点赞数 0
 

 

 

走近好医生

现代许多人久坐,痔疮成为高发疾病之一。了解痔疮的成因和如何预防痔疮,是现代久坐人群必备的知识。今天,就跟着小六一起来认识一位在治疗肛肠疾病享有盛誉的主任医师,李恒爽主任~

 

1
专家简介

 

IMG_3287(20220831-140113).JPG

李恒爽 院长/主任医师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外科主任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中西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

 

擅长

擅长肛肠外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用于治疗肛肠病、便秘、环形混合痔、结肠炎等,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疗效高、疗程短、痛苦小、并发症后遗症少”的特点。

点击预约挂号

李恒爽医生卡片.png

 

2
医生故事
 

在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外科的门诊里,几乎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作为科室的“中坚力量”,李恒爽主任不知不觉已经在肛肠外科领域待了30多年。长期从事中西结合肛肠外科临床治疗工作,使他对肛肠治疗形成了独特的见解也颇受患者好评。初见李恒爽主任,是在他的办公室,他对来访人员态度很是温和,脸上笑意盈盈。

 

01.从医初心不灭

七十年代,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薄弱,人们看病艰难,年幼的李恒爽在一次偶然看到乡村医生的医治,就萌生出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到十七岁参军,被部队分配到医生队,成为了一名卫生员,开始接触医学。年少的李恒爽在沈阳军区总院接受了培训课,掌握了基础的护理知识后分配到医院病房做护理工作。工作期间,李恒爽认真踏实,实现了从“小白”到独当一面的跨越,很快就被调往北京工作;不到一年,又被派往华西医科大学进修。进修期间,他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毕业后如愿进入普外科,成为一名医生。


进入肛肠外科并在这个领域深耕,离不开刘振华老师的引导和教诲。1985年,此时仍在普外科工作的李恒爽被指派到刘振华老师身边学习,刚开始,刘老师采用中西并重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了李恒爽对肛肠外科的兴趣,之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李恒爽主任表示,刘老师上课时,曾赠送了两样东西,让他至今难忘。一个是灯笼,即夜晚也能够出诊;另一个是草鞋,则是下雨天不耽误看诊。“这两样物品就是告知我们,无论风吹雨打、无论白天黑夜,都要满足病人需求,为病人服务,成为一名怀揣仁医之心的医者。”对李恒爽主任而言,刘老师不仅是他肛肠诊疗生涯的启蒙者,更是其悬壶济世的领路人。因此,多年来,李恒爽秉持恩师教诲,扎根于肛肠外科30余年,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02.精益求精重视医疗创新

李恒爽主任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奋战临床一线,积累丰富诊疗经验。创新是医生的核心竞争力,李恒爽主任致力于不断攻克疑难杂症,开拓医学新领域。他尤其重视肛肠疾病的诊治工作,对“无痛治疗肛肠病”、便秘、环形混合痔、结肠炎、肛门瘙痒症、以及不损伤括约肌的高位肛管直肠(脓肿)瘘疗法等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各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论文两篇,合著优秀论文两篇,合著肛肠专著4部,组织承办全国肛肠新技术学习班、进修班6期,并参与授课。


针对肛肠疾病,李恒爽主任及团队所研发的肛肠病治疗技术,实现了的肛肠病治疗。其次,他还研制出独特的治疗方法、药物、器械,形成了"疗效高、疗程短、痛苦小、并发症后遗症少”的治疗方案,国内外患者好评如潮;关于结肠炎,李恒爽在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治疗结肠炎的有效疗法,实现了至少85%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控制。

 

针对“便秘”——一个国际性临床难题,李恒爽主任通过研究排便困难与粪便流出通道的解剖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便秘的“通道假说”,并得出了突破性的便秘理论,独创新的手术方式。同时,李恒爽主任自制了专用手术器械用于便秘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方法,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而关于预防便秘,李恒爽主任建议,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表示,他正在准备关于小儿排便训练的课题,因为他发现线上咨询关于小孩排便训练占比较重,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儿童没有接受正确的排便训练,容易造成排便困难。李恒爽主任告诉我们,儿童排便训练一般在其满18个月就可着手进行,但不少父母在这方面意识匮乏,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的排便习惯不好。正常来说,排便时间10 分钟内且排便间隔不超过30秒,但很多年轻人如厕时远远超过10分钟,有甚者达2小时。这种坏习惯容易诱发肛肠疾病,如痔疮。

 

03.仁心仁术缔造和谐医患关系

相关数据表明,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种常见肛肠病有100多种,其发病率为高达59.1%。痔疮、便秘、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带来的疼痛、便血、便秘、瘙痒、脱出等痛苦,让患者不仅生理上承受病痛折磨,心理上也苦不堪言。因此,如何与病患和谐相处则是肛肠科医生的“核心课题”。李恒爽主任坦言:“首先要全心全意考虑患者的需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才能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其次,适当共情,感患者之苦,才能真正解患者之难,从而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最后在谈论女性患者抗拒男医生的情况,李恒爽主任表示很理解,要尊重女性患者,尤其是重视女性患者的情绪,除了保护其隐私,在就诊时会咨询是否需要护士陪同,从而减轻女性患者心里负担。至诚为善,至善为坚。大医精诚之“诚”,医者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把患者当作家人用心对待。

点击预约挂号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如何判断是肛裂出血还是痔疮出血?
 

A:痔疮和肛裂,两者临床症状相似,均为大便出血,颜色多为鲜红色,因而从颜色、出血量及出血方式上难以辨别。所以医生大多从伴随症状上予以区分,痔疮内痔出血,多为无痛便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后期可伴有肛门肿物外脱。肛裂则出血颜色鲜红,但多以肛门周期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特点,后期肛裂也可伴有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乳头瘤、便秘等许多并发症。

Q
痔疮为什么那么容易复发?
 

A:痔疮复发的原因,主要与痔疮形成的病理基础相关,即痔疮主要发生在肛垫下移,肛门内部直肠静脉曲张后。因而伴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肛垫逐渐下降,易形成痔疮;

 

其次,痔疮复发与个人饮食习惯也密切关联,如果常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且缺乏运动。久坐后,使得肛门周围局部血液循环恶化,血管充血容易扩张,引发痔疮;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且每次排便,用温水冲洗肛门,或使用痔疮或痔疮软膏,能有效避免痔疮复发。

Q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肝肠疾病的发生?
 

A: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每日排便一次为宜。大便时不要看书,不要久蹲不起或过分用力。晨起喝一杯凉开水有助于防止便秘。


2、不要久忍排便,避免形成习惯性便秘,减少干硬的粪块对肛管直肠所造成的冲击压迫和撕裂伤。便秘患者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成分较多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酒等,以减少对肛管直肠的刺激。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不饿肚减肥。要保持肛门清洁,最好每晚睡前,温水坐浴一次。患有乙状结肠、直肠、肛门等疾病患者睡眠时宜采取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左侧结肠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事久坐、久立、久蹲职业的人应经常地变换体位,适当地增加活动,参加工(课)间操。


4、做仰卧起坐运动,可增加腹肌力量,对于提高排便功能很有帮助。每日做半小时提肛运动或直接用食指按揉肛门。


5、如有肛门部不适,及早到医院就诊检查,做到发现问题早治疗。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常见到不少患者或是羞于检查,或是害怕检查带来的痛苦,或是抱有侥幸心理,忌讳到医院,或拿到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却不做检查,最终导致坐失早期发现、及早治疗的时机。

点击预约挂号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