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打开
健康160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詹晓蓉|医生和教师都是我一生的骄傲

阅读数 1.7万 点赞数 0
 

 

 

走近好医生

“在我的一生中有两个职业,分别是医生和教师”。

凭着一腔对医学的热爱走南闯北,她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下深圳,选择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身为医教研的多面手,她抓住时代的契机,为内分泌科的发展添砖加瓦。她就是詹晓蓉主任,一位在药学和医学基础研究领域有特长的临床医生,为众多糖尿病患者、代谢性高血压患者、多囊卵巢患者拂去病痛的好医生!

 

1
专家简介

 

 

詹晓蓉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博士生导师

药学博士后

龙江首届名医

 

擅长

新发2型糖尿病逆转、早期代谢性高血压逆转、肥胖伴高尿酸血症、肥胖伴多囊卵巢不孕(可自然怀孕),单纯性肥胖减重,早期糖尿病肾病消除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吸收、糖尿病足多学科联合治疗,1型糖尿病长期跟踪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生长发育障碍也有独到之处。 

 

2
医生故事
 

 

一个人的阅历,全部写在眼睛里。回忆起与詹晓蓉主任酣畅淋漓的对谈,我深切发觉她的美丽不浮于表面,而是褪去青涩后留下的坦荡和豁达。初次见面,便能感受到她的淡然从容。她数十年如一日,在内分泌学科倾注了自己的光和热,只问耕耘。

 

01.医者仁心,生根发芽

在偏僻的北大荒,缺医少药的五六十年代,百姓身患疾病无法医治。而就在这样人烟罕至的地方,一间小小的木房子里头,一个“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梦想悄然孕育。詹晓蓉亲眼目睹“得了大病就等死”的无奈,从小时候她便立志将来做一名好医生,救百姓于疾患之中。

 

她发奋图强,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由于小时候教育资源有限,此后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一路追赶不断超越。她利用两年时间自学了7门课程,孤身前往佳木斯市去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成为院建院以来第一个考上硕士研究生的人。

 

优秀的医者,对医学的追求亦无止境,詹晓蓉在北京301医院的读博经历进一步为她的从医梦奠定了基石。“在那里我明白优秀是如何造就的,我也目睹了301医院医生们是如何在职场中拼搏的。”

 

詹晓蓉主任坦言:“我的博士生导师,严谨治学、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始终激励并感染着我。”在301医院的时候她便仔细观察了8位院士的工作状态。他们当中,有90高龄每天还颤颤巍巍坚持工作的;有近80岁的高龄也去参加义诊的;有忙到没时间参与家庭聚餐的;有会议上全程专心致志记完笔记的。每一个敬业的缩影都深深感染了詹晓蓉,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那不知疲惫、努力追求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都化作清风,激励推动着詹晓蓉前行。

 

02.医生和教师都是我一生的骄傲

谈及对自己的定位,她眼神坚定:“我一生具有两个职业身份,医生和教师都是我一生的骄傲,每天都在为大众健康奉献自己的力量,也在为医学的传承做应有的贡献。”为此,她笃定地来到了大学附属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走在了医教研的新征途上。

 

“哈尔滨医科大学培养了我。同时我也想成为医生的好教师,培养出更多的好医生,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如今的詹晓蓉用自己的努力谱写出梦想的新篇章,她的梦想实现了,成为了临床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很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詹晓蓉从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潘长玉,临床方面受全国著名内分泌专家李江源、陆菊明和母义明的亲自指导,对内分泌和代谢病有较深的见解。恩师的指点迷津使得詹晓蓉卸去朦胧的认识,探索医学的本质。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是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同时发展是必然趋势。现如今,担任内分泌科主任的詹晓蓉坦言:“科研是未来,也是我作为科室主任的主抓内容。”科室每周以组织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医生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做好院中治疗服务、出院后追踪、出院病人建群等方式,随时解决患者面临问题等环节,提高科室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从92年至今,30年的带教历程更坚定了詹晓蓉的感悟:“一名合格的好医生需怀揣着热爱,带着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痛苦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态度。”

 

在她看来,医生和患者是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医生不能只看到疾病。很多在医生看来无足挂齿的小病,对患者自身来说却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如何从疾病中看到患者的内心,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问题,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03.古老的糖尿病要“对因治疗”

作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的詹晓蓉主任,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在糖尿病初诊2型糖尿病逆转、早期代谢性高血压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消除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血吸收、糖尿病下肢血管狭窄后侧枝循环的建立、糖尿病皮肤病等方面均经验丰富,且有特殊治疗方法。单单是一个“糖尿病”的话题,詹晓蓉便滔滔不绝,给我们这些门外汉科普起来。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将近有100年的历史。对比十年前和现在,糖尿病的治疗有了巨大的突破,治疗理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往认为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认为糖尿病人只要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就是最好的状态。现在主要是主张“对因治疗”

 

詹晓蓉主任告诉我们:“糖尿病治疗分为三个层面,早期糖尿病,部分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可以摆脱药物,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第二个层面,糖尿病中期没有并发症可以用药物将血糖完全维持接近正常人,不影响其寿命;第三个层面,已经具有合并症的部分糖尿病患者可消除尿蛋白,合并心衰的患者可就诊心衰,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可达到非常有效的治疗。这在10年前都是遥不可及的。”

 

糖尿病属于生活方式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1.2%,随着医学界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管理也越来越全面。詹晓蓉主任呼吁道:“要想有效预防就要从母体和儿童、青少年抓起,从改善妊娠妇女生活方式来减少下一代的发病率,这叫0级预防,加强年轻父母生活方式教育,良好生活方式习惯的养成。从儿童、青少年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健康状态。”

 

未来,詹晓蓉主任也将会在内分泌科发挥余热,笃定地行走在自己热爱的医学道路上,如果大家有关于2型糖尿病逆转、早期代谢性高血压逆转、肥胖伴高尿酸血症、肥胖伴多囊卵巢不孕(可自然怀孕)等的治疗需求,欢迎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找詹晓蓉主任喔~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3
常见问题科普Q&A
 
Q
糖尿病的药有依赖性?
 

A:其实降糖药没有依懒性,但为什么说有的糖尿病患者“药不能停”“要吃一辈子”呢?这取决于患者本身的情况。有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和其他都能稳定在正常数值内,也就是说糖尿病得到逆转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停药的。但有的人只要不用药,血糖就会反弹,或者自身胰岛功能已经无法恢复正常了,就需要持续吃药或打胰岛素来治疗。所以说,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一部分患者的病情需要长期依赖药来控制。

 

Q
糖尿病的逆转是什么?
 

A: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属于营养过剩性疾病。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及体力活动不足等因素使得肥胖者患病率增加,而肥胖者又因为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减低、产生胰岛素抵抗、长期的胰岛素抵抗等,使得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能量过剩。只要解决了能量过剩的问题,就能解决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问题。

 

Q
如何解决能量过剩?
 

A: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食物摄入,增加消耗。但难点在于,人的食欲中枢与情绪中枢紧密相连,情绪中枢(杏仁核等脑区)可以通过大脑中的通路影响食欲中枢,从而对你的胃口发挥作用。

这种生理因素决定了享受性进食有种巨大的快感,加之现代生活中食物极为丰富,诱惑力如此巨大,所以控制饮食变得难度加大。

那么,如何做到控制饮食?

在既不影响幸福感的同时,又要做到低能量摄入,就只能依靠对食物的调节和选择性食用达到健康饮食的效果。

但这种方法只能针对自律性很强的人,自律性不强的人,只好用抑制食欲的药物或通过胃结扎手术减少胃的容量来达到减少能量摄入的目的。

本文由16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章相关疾病
快来点个赞

相关阅读

留言

小六在期待你的留言哦~
健康160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