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走近好医生
“对于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断,其实就像破案一样,更强调一个思考、逻辑梳理的过程,需要抽丝剥茧,一层一层的根拨开表象来寻找它的内核,明确它最终是什么疾病。”——赖杏荣
赖杏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擅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或许每个人在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前都会有迷惘的阶段,赖杏荣医生也不例外。在高考填报志愿这个的人生转折点上,赖杏荣医生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从医,并在之后的道路上稳扎稳打,不断进修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内分泌科的结缘也和赖杏荣医生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断,其实就像破案一样,更强调一个思考、逻辑梳理的过程,需要抽丝剥茧,一层一层的根拨开表象来寻找它的内核,明确它最终是什么疾病。”
在师兄师姐们的眼中,比起在生死边缘与死神斗争的急症科和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就是性格不骄不躁、不急不缓的赖杏荣医生最优的选择。
在湘雅二医院进修的过程中,中国代谢内分秘的泰斗人物伍汉文教授对赖杏荣医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已是90多岁高龄的伍汉文教授仍然坚持每天出门诊,其精神不可谓不令人敬佩。在医院组织下赖杏荣医生曾去伍汉文教授家拜访学习过,在老人的书房中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麻袋的笔记本,记录着他从年轻时一直到现在几十年的记录以及学习的感悟。这种自学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赖杏荣医生,让她下定决心要不断地向老一辈的医学大家学习,并且也不会停下自学的脚步,将自学精神不断发扬。
01.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尽管在医学的道路上走的脚踏实地,但是从业过程中仍然不免遇到一些挑战。首先是纷繁复杂的病状,各式各样的临床表现,是明确患者身上根本内在的致病机制的极大阻碍。临床的病人并不会按照课本来生病,因此赖杏荣医生必须在这些表面的症状中抽丝剥茧地找出真正的病因。其次是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刚进入工作时面对病患的质疑,赖杏荣医生也有些无奈:
“我刚工作的时候,那些病人其实会质疑我这么年轻行不行。”
实力的强弱最终会由时间来检验,在主任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以及赖杏荣医生自身的努力之下,她证明自己对得起病患的信任。
“患者找到我们主要是想要解决问题的。我们其实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他自然也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专业度,慢慢的也就会信任你。”
医学专业磅礴的知识让赖杏荣医生在从业过程中也从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赖杏荣医生就像一路上不断打怪升级的冒险者,不断走在提升自己实力的道路上。除了对知识的渴求,帮助患者明确病症、解除病痛后收到来自患者的认可也是促使赖杏荣医生前行的动力。
02.遵医嘱,早干预早治疗
在与我们聊到糖尿病的发展趋势时,赖杏荣医生讲道:“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都表示我们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是逐年在上升,且呈年轻化的一个趋势。”
经常熬夜、久坐少动、营养过剩,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让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几大因素,赖杏荣医生也为我们讲了一个她印象很深的糖尿病患者。那是她接收的第一个糖尿病患者,接触的时候糖尿病病史已经很长了,在做了各种并发症的筛查工作后,发现患者已经出现了很多并发症。但是患者并没有意识到并发症的严重性,长期放任不管,这让把患者当作自己朋友来对待的赖杏荣医生感到十分忧心。去年,患者再次来就诊的时候,赖杏荣医生发现患者由于视网膜病变大量出血,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基本已经看不见了,这对患者的打击非常大。看着患者与前几年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相差甚远,赖杏荣医生也感到很惋惜和痛心。每次复诊时赖杏荣医生都会认真严肃地叮嘱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对自己的身体一定要上心,但是患者并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也警示其他患者一定要信任医生、听从医生的安排。
“但其实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病人,为什么我们内分泌科的医生要强调糖尿病患者要早预防、早治疗,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并发症,这些严重的问题出现之后再过来处理,其实就很棘手,也没有太好的特效药,逆转回去很难,只能说尽量维持现状,稍微的逐步改善,但是肯定恢复不到以前的状态了。”
0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五架马车
从糖尿病患者方面来说,自我管理的五架马车十分重要,饮食、运动、自我血糖的监测、健康宣教、药物治疗缺一不可。在血糖管理方面,医患之间要相互配合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尽量延缓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时间。
从科室方面来说,赖杏荣医生所在的科室有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巨大优势,该科室是深圳市三名工程仝小林院士团队的依托科室,在糖尿病患者诊治方面,运用了仝小林院士的分类、分期、分证辨证体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尽快地使患者的血糖达标,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手段,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开始配合通络的治疗办法,尽早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基础先把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综合指标控制平稳,再结合西医最新的诊治指南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辨证施治,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在此,赖杏荣医生也想提醒患者:
“针对糖尿病这一大类人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是重中之重。希望所有患者能配合医生做好血糖管理,尽早把血糖控制到合理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在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习惯方面要合理自律,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听医言,遵医嘱,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 ↓ ↓
有人称糖尿病为“甜蜜的癌症”,血糖高了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A:不是的,首先必须先明确是否真的血糖高,某些患者在急性应激状态下,如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时,血糖可较正常略升高,所以,如果既往没有相关病史,而且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建议等应激状态解除后,再监测血糖或完善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明确能不能诊断糖尿病。第二,血糖高也分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许多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库欣综合征等疾病,因为体内升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可导致血糖的升高。所以,特别是新诊断的年轻患者,还需排除继发性糖尿病的可能,才能明确是否为原发的糖尿病。
A: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每日活动量,来决定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食物的种类可以多样化,可以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其次,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升糖指数,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进餐的顺序,可以先喝清汤,再吃蔬菜,然后是肉类,最后吃主食。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情况下,可在两餐之间适量吃水果。
A:胰岛素并没有依赖性,很多需要长期打胰岛素的患者只是因为其胰岛素功能衰竭了,仅能靠外源补充,所以需要长期注射。而对于新诊断的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轻的患者,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改善“糖毒性”和“脂毒性”,可以尽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停用所有的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