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二维码或者扫码
关注公众号
你对疼痛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忍一忍还是找片止痛药,抑或是寻求医生帮助?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忍一忍等待缓解,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众对疼痛的认识误区。
疼痛已经成为除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有些疼痛也许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有些疼痛是忍受不了的,需要求助医生去解决。
接下来,小六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神经外科的好医生——张豆豆,秉承医者初心,深耕专业领域数十载,帮助患者恢复无痛人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①全身慢性顽固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慢性头痛)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脑卒中后疼痛、脊髓损伤后疼痛、腰椎术后疼痛、糖尿病足、癌性疼痛等难治性疼痛的神经调控治疗;颈肩痛、腰腿痛、肋间神经痛、会阴痛的微创射频治疗。
②头颈部-全身肌肉痉挛(眼睑痉挛、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咬肌痉挛、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肉毒素肌注、责任神经射频热凝以及脑深部电刺激术)。
本次专访,我们将医生的故事与通俗易懂的知识相结合,将大众心目中严肃遥远的医者形象还原为他们的原本样貌,让大众看见白袍下的故事,将深奥晦涩的神经外科知识变成患者及大众听得懂的医学科普内容。
【初心】
做了泥鳅,就不要怕泥巴糊了眼睛
做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有多难?切、剥、缝、扎,在一台手术中,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要重复几十次、几百次……一双神奇的手,一颗沉稳的心,握起小小的手术刀,握住生命的托付。
张豆豆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整天忙忙碌碌,往返于门诊和治疗室之间,满脑子装着患者的事,他身着素净的白大褂,说话时透露出一份儒雅平和,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让人感觉亲切。
网上有个著名金句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个梗能广为流传,大概是因为医学生的苦与累,漫漫学医路的枯燥与坚持都非常人所能忍耐。
对于医学专业的选择,张豆豆是这样说的,“其实,青少年时期我并没有想过当医生。虽然家人中有医务工作者,但在选专业前,我对医学没有太多概念。考上医学院后,也是本着做一行、钻一行、爱一行的想法,五年的大学生活为我的医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后来又在四川读研究生时听说了一句谚语,既然做了泥鳅,就不要怕泥巴糊了眼睛。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很符合我对专业的坚持。”
凭借过硬的知识和技能,2012年张豆豆从华西毕业,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深圳市规培医师,随后进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已11个年头。
“没有医院的培养,没有二院神经外科老师们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张豆豆坚定地说到,眼睛里闪耀着光芒。
精湛医术源于日复一日的磨炼。从医学生晋升到副主任医师,专业由粗到精,由泛到专。在技术上,他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他追求全心全意,所以现在张豆豆,已然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科疼痛组组长、运动障碍组骨干。因为兼顾两个治疗组的工作,张豆豆在疼痛和痉挛两大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很多治疗手术方法在他的钻研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凭借多年经验的积累,张豆豆还成功开展多项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疼痛、痉挛相关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包括:双侧前扣带回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丘脑痛)、选择性三叉神经运动根切断术治疗Parry-Romberg综合征合并偏侧咬肌痉挛、ROSA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短时程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性三叉神经痛、脊髓电刺激治疗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骶神经电刺激术治疗会阴痛、吗啡泵治疗难治性癌痛、面神经射频治疗梅杰综合征等。
神经调控疗法治疗疼痛汇总
【仁术】
练好“手到痛除”的武功秘籍
三叉神经痛早在1800年前就有记载。号称是“天下第一痛”、“不死的癌症”,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疾患之一。据统计,成年及老年人是发病主要群体,发病年龄在28~89岁,其中40岁以上的占70%~80%,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三叉神经痛。
典型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患者脸部突然的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无法工作和生活,痛不欲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病程较长者还可能伴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患。
一聊起专业,张豆豆滔滔不绝,眼睛神采奕奕,格外明亮。他告诉我们关于三叉神经痛,目前在手术中发现约20%的病人没有明确的血管压迫,所以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不过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是由大脑内外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如邻近部位的肿瘤、炎症、疱疹病毒、外伤等。
三叉神经痛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或球囊压迫等,但以上方法都不能去除病根,仅能减轻患者疼痛或在一段时间内去除疼痛,复发率较高。当下,【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典型三叉神经痛最有效,也是唯一能够根治的方法。
俗话说“百炼成钢”,不经过千锤百炼,不挤尽最后一颗残渣就不是金刚。医生也是如此,反复的琢磨,不断的思考,长期的总结积累才有了当下的经验。
张豆豆还擅长治疗全身慢性顽固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慢性头痛)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头面部疼痛的治疗,他表示:“每一个头面疼痛的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疼痛特点、对生活的影响都不一样,作为医者面对这类疾病,一定要用心倾听每一个患者的诉说,才能给出正确的诊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深圳二院神经外科疼痛组)
【仁心】
带着同理心进行沟通
医患关系是“信息不对称”最突出的表现。医生占据了强者的一方,而患者则处于弱者一方。作为一名医生,尽管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如何切实关心、帮助病患,也是张豆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张豆豆看来,具备“同理心”非常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换位思考,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事情,做好沟通工作。一些患者的不安和害怕,是出于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工作很难开展。
所以在精进医术的同时,张豆豆也在不断探索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为了便于患者理解,他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病情需要,考虑家庭条件,选择患者满意又有效的治疗方式;为了避免沟通出现问题,他会把专业医学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句子;为了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他会在患者提出疑问时耐心解答,直到确定患者明白了为止。
医患本是陌生人,因为一张挂号条而结缘,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而让这份契约关系更紧密的,不是一本病历、一个签字、一张收据,而是医患心灵的“同频共振”。不带同理心的谈话虽无过错,却在医患之间垒起一道墙。因为医患沟通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对话。
点击下方医生卡片
即可预约挂号
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是不是无法完全治愈?
A:
如果患者疼痛症状典型,磁共振显示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那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完全治愈三叉神经痛,即在高倍显微镜下找出压迫神经的血管,然后用生物材料(Teflon棉)把血管和神经隔开,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根。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叉神经痛,而且立竿见影。
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那么严重,那么带状疱疹可以预防吗?
A:
带状疱疹是可以预防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2、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预防中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的一个重要措施。有研究显示,带状疱疹疫苗对 50 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保护效力达到90%以上,带状疱疹保护效力持续约8年。
所有癌痛患者都适合装吗啡泵吗?
A:
吗啡泵属于姑息疗法,只能缓解疼痛,对癌症本身的治疗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对于有机会通过其他手段控制肿瘤进展的患者来说,不是最佳的适应症。
另外植入吗啡泵之前,通常需要先注射试验量,测试患者的耐受程度和可能达到的镇痛效果,对于测试不理想者也不适合植入吗啡泵。